柳宗元《田家三首》:唐代诗人笔下的农民生活
柳宗元《田家三首》:唐代诗人笔下的农民生活
田家三首
柳宗元〔唐代〕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
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
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
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未亮就吃了饭,赶着牛去村东干。
天刚亮就下了田,直至暮色归家园。
木犁翻土札札响,乌鸦老鹰飞不断。
竭尽筋力勤劳动,收点粮食过一年。
粮食交尽出苦力,姑且回到空屋眠。
子孙天天长大了,世世代代亦复然。
烟火人家,篱笆间升起炊烟,四邻的农人在傍晚交谈。庭院中秋虫鸣叫,稀疏的麻地显得寂静。蚕丝全部缴税,织布机闲置在墙角。里胥夜晚来访,农民以鸡黍款待。都说官长严厉,文书催逼不断。东乡的租期已过,车轮陷入泥泞。官府少有宽恕,鞭打任意施加。努力经营吧,身体宝贵。新年已至,切莫重蹈覆辙。
古道上遍布蒺藜,曲折环绕着古城。蓼花覆盖堤岸,池塘水寒冷而清澈。此时收获已毕,落日下樵夫牧人忙碌。秋风劲吹,榆柳稀疏,霜降梨枣成熟。行人迷失方向,野鸟争相归巢。田间老翁含笑问候,提醒天黑注意安全。今年幸得稍丰,不要厌弃粗茶淡饭。
注释
蓐食:早晨未起身,在床上进餐。
东阡:东边的田间小路。
札札:象声词,形容耒耜翻土的声音。
乌鸢:乌鸦和老鹰。
里胥:乡里小吏,负责催缴赋税等事务。
东乡:即东厢,指东边的房屋或区域。
公门:官府。
推恕:宽恕,体谅。
樵牧:砍柴和放牧。
昏黑:天黑。
饘:稠粥。
创作背景
这组诗创作的具体年月待考。有观点认为,此诗从内容看当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期(805年),因为那时他才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下层,写出农民遭受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痛苦。也有人认为这三首诗是柳宗元在柳州时在农民家里投宿后所写。
鉴赏
《田家三首》是一组完整的诗篇。第一首诗写农民一年四季从早到晚,辛勤紧张地在地里劳动,到头来却无法维持生计,因为他们的劳动果实全都被官府以田赋和徭役的形式搜刮去了。他们不仅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而且子子孙孙还得把这种悲惨的遭遇延续下去。第二首诗通过具体的事例真实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吏为催租逼税的残酷。第三首诗写农村秋收后的情景和诗人晚上投宿农家受到殷勤款待的经过,描写了农村秋日的美景,赞颂了农民的勤劳和淳朴。
简析
《田家三首》是一组五言古诗。第一首诗形象而深刻地描写了农民的悲惨遭遇,体现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第二首诗反映了夏秋之交农村景象的萧条和农民生活的贫困,同时揭露出封建官府的横征暴敛;第三首诗写农村秋收后的情景和诗人晚上投宿农家受到殷勤款待的经过,描写了农村秋日的美景,赞颂了农民的勤劳和淳朴。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