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点斗,独占鳌头!”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灵台碑廊,探寻古人文字游戏中的精品之作——“魁星点斗”碑(复刻),恭迎魁星光临,保佑众学子金榜题名,独占鳌头!
刻于清代同治年间的"魁星点斗"碑(原碑),它的玄妙之处在于,以"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巧妙地组合成左手托砚,右手执笔,一脚翘起托一"斗"字,一脚立于"鳌"字上的魁星形象,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图堪称绝妙。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意象内涵,又使其成为科举文化生动形象的宣传品流传全国,至今展出于各大科举博览馆。
魁星点斗形象
从上到下依次是:克(右手和笔)、心(帽子和眼睛)、正(其余五官)、修(躯干肋骨)、己(左手上之砚台)、复(左臂和腹部)、礼(臀及左腿,禮字的简化应该属于草书取形)、身(右腿)。
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星宿。与文昌神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因“魁”又有“鬼”抢“斗”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张牙舞爪的形象。传说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所以科举时代的儒士学子将其视若神明。唐宋时,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大龟)的图像。如果考中进士,就要进入皇宫,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规定,考中头一名进士的(状元)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誉。
左下侧署名:西蜀马德昭。
马德昭,生于1824年,号自明,四川省阆中市江南镇奎星村马家公馆。
马德昭不仅武功盖世,还是名垂后世的大书法家。他的署名为“西蜀马德昭”的大字书法“一笔寿字碑”、“一笔虎字碑”和融书画于一体的“魁星点斗”刻石,为国家珍品,其中蕴含的艺术趣味令人拍案叫绝。
祝愿所有考生用智慧和汗水书写青春的无悔答卷,自信登场,全力以赴,壮志如山,提笔有神,前程似锦,皆得所愿,落笔生花,圆梦今夏。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