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基建”与建筑的能源管理,这才是智慧建筑该有的样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基建”与建筑的能源管理,这才是智慧建筑该有的样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un88.com/news/3902.html

自从2017年阿里颁布《智慧建筑白皮书》以来,“智慧建筑”的概念就渐渐为人们所熟知,到目前为止,业内仍然没有给“智慧建筑”进行明确的定义。但是,智慧建筑是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已然成为行业共识,在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加持下,智慧建筑是建筑智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那什么是智能建筑呢?简单地说,智能建筑可以被称为能够响应实时事件的自动化结构模型。这个概念背后的理念是在有效利用能源资源的同时,为居住者提供一种无障碍的体验。

要知道,楼宇建筑是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耗排放来源。智慧建筑致力于万物互联时代公共空间的智慧管理,增强楼宇设施感知能力,提供生态化楼宇服的能耗分析,设施监控、运维管理等数据,赋能“人”+“物”高效运维服务智慧建筑,以能源管理和节能决策为目的。

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为合规地实现降本增效,逐渐关注能源管理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的运行管理痛点

在传统的建筑能源消耗图上,我们可以用数学统计逐12月滑动平均的概念去理解能源趋势。

能源消耗上升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入驻率提高,实际使用的需求增加;二是由于物业管理人员不熟悉或操作不当,造成一些设备的效能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水平,从而造成能源消耗增加。

近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为建筑领域的 “碳达峰、碳中和”指明了方向。《规划》指出,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

据此,智慧能源管理已经成为了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精细化管理,提升建筑能效水平,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重要手段。

不过当下能源的管理运行还面临着不少痛点:

  • 表计安装分散,工作重复度高,运维效率低下,数据质量无法保障
  • 公共建筑的水、热、气等表计,大多依赖人工抄表,数据汇集耗时费力,数据出错几率高,数据质量无法保障。
  • 用能设备分布广,缺乏全景监测,安全隐患大
  • 公共建筑体量大、人员设备集中、管理难度大,现有系统无法实现用能设备的全景监测。
  • 能源浪费严重,能效水平偏低
  • 目前,公共建筑能源消耗原因不明,缺乏实时监测,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应用分析,节能降碳难度较大。

如何才能使能源消耗下降?从业人员通常会关注两方面:省着用和用得省。

每年都会制订指标,要求在能源的使用上相比上年节约一定的百分比,这就是“省着用”。但是,为了节约能源而去关停一些设备,以牺牲舒适度换来指标的完成显然是不科学的。

所以,其实我们更提倡“用得省”,即虽然能源需求在增加,但是效率同时也在提升,最终输出的绝对值并没有提高。

腾讯智能建筑AI能效

腾讯智慧建筑AI能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能源领域资深专家行业经验,优化建筑能源系统运行参数。在保障建筑室内环境健康舒适的前提下,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系统的能源费用及运维成本。

智慧建筑AI能效能通过运维数据库的搭建,实现能源系统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办公楼物业运维管理水平。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AI 智能优化控制管理、能源设备设施智能管理“三理”联动。

  1. 精细化管理
    根据建筑能源使用特征个性化建立能源数据精细化采集网络,实时高效采集、存储和管理能源消耗数据,利用报表可视化、数据图像化、大数据挖掘等全方位展示建筑能源去向。及时发现建筑节能潜力,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2. 环境监测
    实时监测并展示室内环境数据(如环境温湿度、CO2浓度、甲醛浓度、PM2.5等),评价并预警室内空气健康质量,时刻保障室内环境安全舒适。主要功能包括:环境健康指数看板、空气质量详细监测、环境参数异常报警等。

  3. 电能质量监测
    依据实时监测,实时采集各主要用能设备(空调主机、电梯、照明等)的耗电量数据。实时监测企业关键设备的电能质量,如电流、电压、谐波、无功功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等。

  4. 智能设备设施管理
    实时对建筑用能设备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进行高效管理。其中静态信息包括设备台账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等;动态信息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智能巡检、故障处理工单自动派发等。

  5. 能耗预测
    根据建筑历史用能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建立建筑能耗预测算法模型,预测建筑未来一段时间的能源负荷需求,为能源管理者制定能源需求计划、节能考核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6. AI优化控制
    基于能源系统历史运行大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建立优化算法模型,并通过强化学习,生成系统 AI 优化算法,当建筑处于不同的环境状态时,系统会自动感知建筑环境、同时自动判断并决策系统优化控制参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