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GDP增长5%,一文带你看懂2024年经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GDP增长5%,一文带你看懂2024年经济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4A06EHR00?media_id=&suid=

2024年,GDP年度增长率达到5%,去年各项数据表现亮眼,共同延续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也为2025年的经济打下基石。

1月17日,统计局发布数据,由于出口激增、工厂和工业设备的投资强劲,大部分抵消了建筑业的持续性低迷,最终导致我国经济在2024年增长了5%,刚好达成设定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5%的增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我们共同努力得来的结果。

而这5%的增长奇迹,一部分源自于去年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去年我国的贸易顺差达到近1万亿美元,刷新历史记录。在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我国的贸易顺差为1048亿美元,也是任何一个经济体里单月报告的最大贸易顺差。

强劲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制造业的投资、就业和增长,最终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为我国去年的经济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把去年出口的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首尾相连,可以横跨亚欧大陆,从北京一直到罗马。

电动汽车在去年的出口表现非常亮眼,但比电动汽车出口更亮眼的,其实是燃油汽车。去年我国燃油汽车出口的数量是电动车的两倍还多。

随着2017年消费者转向电动车,我国对燃油车汽车的需求已经减少了一半。这也导致我国燃油汽车对外出口增长更为迅猛。

出口为什么会如此强劲?

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内需的不足导致的。在国内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越来越低,往往也意味着汽车的产能存在着过剩的风险,国内的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也导致更多汽车制造商有更大的动力向外出口汽车。

除此之外,在食品、餐饮、服装等行业,也大致遵循着类似的脉络,叠加人民币的贬值,最终让我国出口再创新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动力。

有增长就有下行,如果说2024年增长最迅猛的是出口行业的话,那么反过来,下行最多的,就是房地产行业。

房子有着非常特殊的战略地位。从国内家庭占比来看,房子一直都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资产,他们首付贷款三十年买房,把大部分的积蓄和财富都放在房子之中,当地产价格开始下降的时候,家庭财富损失惨重,消费自然也随之下降。

消费不足,连带着过去三年来,我国企业利润也一直在减少,除了互联网等少数行业之外。

为了重振消费,商务部还推行了一项非常广泛的“以旧换新”计划,它和2008年次贷危机时的“家电下乡”类似,但补贴力度和覆盖的商品范围,显然都要更大。

其中汽车、家电甚至是一些3C数码都能够获得不菲的补贴,这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的增长。

在以旧换新的大额补贴之下,仅仅是去年11月,我国汽车销量就创下世界记录,12月又打破了这一记录,共售出310万辆乘用车,其中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占据了汽车市场的一半。

出口增长强劲,而刺激消费也开始初具成效,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除了宏观经济,个人收入也在稳步增长。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5.1%。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名义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最终我们发现,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均表现亮眼。

但细分之下,风险和挑战也仍然存在。

去年全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而居民消费价格(CPI)则微增0.2%,但去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是一个不错的信号。

此外,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同比增长3.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跌了10%左右,拖累了大盘,如果排除房地产开发投资不计,那么其他产业投资也增长了7.2%。

房地产是风险,而物价上涨偏弱,也是一大风险。

消费和资产价格的两大挑战,仍然会在2025年,对我们构成一定的风险因素。

今年的挑战在于,我们能否延续出口的强劲增长。

为什么2024年12月的出口增长会刷新世界记录?究其原因,一部分也因为特朗普的上任,出口商赶在最后一个月时间里,疯狂出货,最终拉高了我国12月的出口增长破记录。

长期来看,特朗普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不论他是否发起关税,以及是否会针对我国,这都将成为宏观经济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挑战。

除了美国这一因素影响到我国出口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人口。

人口尤其是新生儿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去年我国出生人口在龙年的催动下,仍然只增长了52万新生儿,考虑到14亿的人口基数,50万的新生儿增长,仍然无助于解决人口问题。

更重要的是,随着龙年的过去蛇年的到来,生肖对人口的拉动作用也会减弱,最终反映到出生人数上,今年的出生人口,可能会首次低于900万大关。

消费、房地产和债务,是中期面临的三大挑战,去年我们在这三点上都做的不错,依靠对房地产的松绑,以及对消费的刺激,都让房价和消费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而通过财政的发力,地方债务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时间。

今年的挑战,也仍然是这三点。但也新增了特朗普这一不确定性因素,人口的问题也仍然值得我们重视。

总体来看,未来几年都属于财政需要发力的几年,财政发力在消费、投资、债务、人口上面,才能够较好解决普通人的就业问题。

当就业不再是问题的时候,那么消费的增长,也就理所当然。

宏观经济的基石,毫无疑问就是人口。未来几年内我们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还会继续刷新历史新高不断增长,与此同时我们的新生儿也大概率会持续性降低,如何平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决定着眼下的经济增长,更影响着未来的经济增长。

这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一年。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