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巴和木琴的区别
马林巴和木琴的区别
马林巴和木琴都是打击乐器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们在结构、音色和演奏方式上都有所不同。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乐器的特点及其区别。
马林巴介绍
马林巴是一种打击乐器,属于木琴的一种。其特点是将木制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通过琴槌敲打产生旋律。与木琴相比,马林巴的琴键更宽,音域更广,音色更加圆润。马林巴的键数有多种规格,包括49键、52键、56键、61键、66键和69键。
马林巴起源于非洲,其结构和音响与欧洲木琴有很大不同。它采用的琴板质地较软,发音宽厚,音区较低,余音较长。每块琴板下面都有一个共鸣体,可以是果壳、葫芦、罐头盒或长方形木盒等,这些共鸣体的大小和长短与相应的琴板相适应。在每个共鸣体上还开有1-2个小孔,孔上蒙以竹膜、鸡蛋膜、薄纸或动物尿泡。演奏时声音通过琴板传到共鸣体和孔上的薄膜上,产生独特的嗡嗡声。
马林巴的形制多样,在非洲主要有三种样式:一种将琴板放置在地坑或泥罐上,另一种将琴板排列在两根圆木上,还有一种将琴板固定在框架上,下面悬挂共鸣葫芦。演奏方式有坐姿演奏和悬挂演奏两种,一般采用头上包有橡胶的棍子敲击。
木琴介绍
木琴也是一种打击乐器,由一套长方形小木块组成。木块按照长度顺序排列,演奏时使用两个木制小槌敲击,发出类似枯干骨头的叩击声,音质强烈刺耳,具有非凡的穿透力。现代木琴的音域通常为三个八度,记谱方式已经从传统的低八度记谱改为实际音高记谱。
木琴的基本结构是由若干硬木音条并行排列在架子上,每根音条下有一根金属共鸣管。音域一般为C(1)/C(4)或f(1)/C(5),实音比记谱高八度。乐队中使用的木琴有两种形制:较普通的是竖排式,音条像钢琴黑白键一样排成两列;另一种是横排式,音条按长度顺序横向排列。
目前在中国使用的木琴主要有两种类型:梯形琴(三角琴)和横排琴(玛琳巴琴)。这两种琴的音色相似,但琴键排列和演奏方法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