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面部黑棘皮病:一种被严重低估的皮肤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面部黑棘皮病:一种被严重低估的皮肤病!

引用
好大夫在线
1.
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93601206.html

面部黑棘皮病(FAN)是一种与代谢失调相关的皮肤病,常见于肥胖人群。其临床表现包括棕色、黑色或灰色斑片,质地粗糙,可伴有天鹅绒样外观。该病多见于面部颧骨区,也可累及颈部、腋窝等部位。本文将详细介绍FAN的临床表现、皮肤镜特征、组织病理以及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

面部黑棘皮病常见于肥胖或其他伴代谢失调的人群。平均发病年龄为男性38岁,女性34岁,男女比例约为2:1。

皮损常表现为棕色、黑色或灰色斑片,边界模糊。病变质地可从轻度粗糙到明显的天鹅绒样外观不等,表面可能粗糙、干燥,有时呈疣状。在脊突处,颜色可呈现深棕色或灰棕色交替,而皮沟处则可能呈现白色或色素减退性。

慢性病变者,因极度的乳头瘤样增生,可见外生性乳头瘤样结构。深棕色或黑色斑点对应于表皮的严重黑素化。充满角质的表皮内陷亦可导致更重的色调。

病变常见于面部颧骨区,前额、颞部、眶周、口周、鼻唇沟等部位也可能受累,且常与颈部、腋窝、腹股沟、乳房下区及指关节等处的皮损伴发,常呈对称分布。

研究表明,伴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水平升高、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阳性、腰臀比升高、BMI升高等代谢异常的患者,FAN的罹患风险更高。

此外,FAN患者还可能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缺血性心脏病、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OGTT受损等系统性疾病。

2. 皮肤镜特征

皮肤镜检查可以进一步帮助诊断FAN:

  1. 浅棕色皮损:可见毛囊角栓、细微裂隙模式、不规则棕色小球、毛囊周色素沉着。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轻度角化过度、基底层色素增加、轻微棘层增厚及乳头瘤样增生。

  2. 深棕色皮损:显著裂隙、更大的棕色小球,毛囊周色素沉着。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中度角化过度、基底层色素增加、中度棘层增厚及乳头瘤样增生。

  3. 黑色皮损:显著凹陷性裂隙及脊突。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广泛角化过度、基底层色素增加、重度棘层增厚及乳头瘤样增生。

皮肤镜下不可见毛囊、血管或鳞屑结构。

3. 组织病理特征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FAN常表现为角化过度、棘层增厚、乳头瘤样增生、基底层色素增加。具体包括角化过度、棘层增厚、乳头瘤样增生、毛囊角栓、基底层色素增加等特征。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FAN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同时,诊断的关键还在于发现与潜在代谢失调、胰岛素抵抗及肥胖之间的关联。

需要与摩擦性黑变病、色素性接触性皮炎、黄褐斑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