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壁垂帘式葡萄种植方法与流程
一种直壁垂帘式葡萄种植方法与流程
直壁垂帘式葡萄种植方法是一种创新的葡萄种植技术,通过改变传统的葡萄主蔓上架方式和枝条绑缚方式,有效解决了葡萄不同朝向生长品质差异大的问题。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还为葡萄栽培的机械化提供了可能。
背景技术
葡萄整形方式对葡萄种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影响葡萄的生长和发育,还直接影响到葡萄的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以及葡萄园的管理效率。常见的葡萄整形方式包括:篱架式、棚架式、扇形、厂字形、单干伞形等。每种整形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局限性,选择哪种整形方式取决于葡萄品种、气候条件、土壤类型、葡萄园的规模和目的以及种植者的管理习惯。正确的整形方式可以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能降低管理的难度和成本。
新疆为我国葡萄主要产区。新疆产区葡萄种植采用的整形方式多为主蔓扇形、厂子形、独龙杆等整形方式。这几种整形方式的特点在于:果穗分布在整个架面上。以主蔓扇形为例,它的特点在于植株的主蔓和结果部位在架面上呈扇形分布。主蔓易旺长过密,副梢生长旺,影响果实生长发育;夏季叶幕管理复杂,费工费时;结果位置不一致,成熟度及品质差异大。
当前新疆产区采用的葡萄整形方式存在的缺陷在于:葡萄果实分布在南北面或东西面(东西行向或南北行向),南北面或东西面葡萄品质差异较大,特别是南面(西面)上部和北面(东面)下部的葡萄品质差异明显,体现在南面(西面)上部的葡萄已经成熟萎蔫皱缩,而北向(东面)下部的葡萄种子仍为绿色且果实较为酸涩,这种葡萄成熟度的不一致现象严重影响了新疆产区葡萄品质潜力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葡萄种植方法存在的不同朝向葡萄生长品质差异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直壁垂帘式葡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结合果际微气候调节,生产出适宜的葡萄品质,并使葡萄栽培适宜机械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壁垂帘式葡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播种步骤:沿着东西走向或南北走向开沟,在沟底种植葡萄;
- 架材步骤:沿着平行开沟的方向间隔设置立柱,在立柱安装铁丝支撑架,所述铁丝支撑架包括距离沟底1.2—1.5m高度的第一铁丝支撑、第二铁丝支撑,距离沟底1.6—1.9m高度的第三铁丝支撑和距离沟底2—2.3m高度的第四铁丝支撑,所述第一铁丝支撑和第二铁丝支撑水平间隔绑扎在立柱宽度方向的两侧,高度相同;若开沟走向为东西走向,则第一铁丝支撑位于北面,第二铁丝支撑位于南面,若开沟走向为南北走向,则第一铁丝支撑位于东面,第二铁丝支撑位于西面;
- 上架步骤:将相邻葡萄主蔓顺次间隔绑缚在第一铁丝支撑,以及第二铁丝支撑上;
- 绑缚步骤:若开沟为东西走向,将位于北面第一铁丝支撑的新梢向上引缚;若开沟为南北走向,将位于东面第一铁丝支撑的新梢向上引缚;未进行引缚处理的新梢自然下垂生长;
- 摘叶步骤:在葡萄坐果后,若开沟为东西走向,对位于北面的第一铁丝支撑上的果实周围的叶片进行摘除,果实采收前,对位于南面的第二铁丝支撑上的果实上面的叶片进行摘除;若开沟为南北走向,对位于东面的第一铁丝支撑上的果实周围的叶片进行摘除,果实采收前,对位于西面的第二铁丝支撑上的果实上面的叶片进行摘除;
- 修剪步骤:冬季,每条主蔓最前端的1个新梢均留60—80cm进行长稍修剪,最前端新梢以外的所有枝组从基地剪除。
在埋土地区,所述立柱设置在相邻两道开沟之间的垄上,在非埋土地区,所述立柱设置在葡萄种植沟沟底。
主蔓长度控制在1.8—2.1m,主干高度控制在1.2—1.5m。
绑缚步骤中,绑缚在第一铁丝支撑和第二铁丝支撑上的主蔓数相等,且布满第一铁丝支撑和第二铁丝支撑形成的水平架面。
绑缚步骤,随主蔓新梢的生长,将绑缚在第一铁丝支撑上的主蔓上生长的新梢绑缚在第三铁丝支撑、第四铁丝支撑上,其余新梢任其自然生长,随主蔓新梢的生长,绑缚在第二铁丝支撑上的主蔓新梢下垂。
在葡萄坐果后,果实采收前10天到20天,进行摘叶处理。
技术优势
- 通过改变传统的葡萄主蔓的上架方式,将主蔓间隔绑扎,对绑扎在南北面或东西面的主蔓区别处理,削弱了植株的顶端优势,使得当年新梢长势均匀,果穗分布一致。
- 通过改变传统的枝条绑缚方式,将主蔓间隔绑缚在南北面或东西面的铁丝支撑上,使得南面或西面架面易“日灼”和“萎蔫”的葡萄达到“自然遮阴”的效果,借助葡萄自然生长趋势对葡萄进行防护,北面或东面架面通过摘叶处理使得阴面葡萄能够见到阳光促进转色,以此彻底解决阴阳两面葡萄的差异性。
- 本发明提供的葡萄种植方法,通过对上架方法的改进,以及摘叶等步骤的处理,使葡萄形成直壁垂帘式的生长结构,在保证和提高葡萄的品质的同时,产量提高50%以上。
- 通过新型的整形方式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机械设备,形成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并形成“直壁垂帘式”标准化栽培技术及装备体系,为葡萄全程机械化研究及推广奠定基础。同时可以缓解劳动力需求的矛盾,降低葡萄园种植成本,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提升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