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未完成情结”吗?快来处理吧!
你有“未完成情结”吗?快来处理吧!
"未完成情结",这个心理学名词,描述了那些未得到妥善处理的创伤或艰难经历,它们如同幽灵般徘徊在我们的意识中,引发各种复杂情绪。从胸闷头痛到无名怒火,这些看似身体上的不适,实则可能是心理创伤的外在表现。本文将深入探讨"未完成情结"的成因、影响及其科学的处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解决这一心理困境。
一位女士长时间感到胸闷、头痛,尽管医学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问题。她的情绪变得易怒,经常在家里对丈夫和孩子发无名火。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一切始于半年前她父亲因突发心脏病离世。由于当时她在外地出差,等她赶回家时,父亲已经躺在医院太平间的冷柜里。这种未能与父亲告别的遗憾,成为了她内心的"未完成情结"。
"未完成情结"是指过去情境中那些创伤或艰难情境,尚未获得圆满解决或彻底弥合,仍活跃在我们的脑海中,栩栩如生。这种心理上的未完结状态,会引发未完全表达出来的情感,如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感、遗弃感等。
在心理治疗中,未完成情结一旦形成,纠正的办法一般是宣泄和补偿两种。心理学家皮尔斯为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推出了未完成情结的处理方法:发现未完成事件(通过心理地图),让当事者叙述故事,然后引导他退行,回到那时那地去尽情地表达(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想法,其实是情感),然后实现接触,与那时那地的人或事连接,得到滋养,再回到此时此地成长、回看,达成认知重评或赋予意义,也许一个人因此就放下多年的情结,心情舒畅,重新上路。当然,这里面需要咨询师用心的陪伴、鼓励、支持、抱持。
格式塔疗法的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处理"未完成情结",让你获得更敏锐的察觉力、体验内在的冲突、解决不一致性和两极化的问题、突破构成阻碍的僵局,以解决未完成事件。完形治疗法的常用技术包括以下数种,通常以游戏形式进行:
(1)对话练习(dialogue)。
当事人同时扮演事件的不同角色,进行一个人演两个人角色的对话,空椅技术即由此发展而来。
(2)空椅(empty-chair)技术。
此技术运用两张椅子,要求当事人坐在其中一张,扮演一个胜利者,然后再换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失败者,而让当事人所扮演的两方持续对话。这项技术本质就是一种角色扮演,让当事人去扮演所有的部分。通过这种方法,可使内射表面化,使当事人充分地体验冲突,而由于当事人角色扮演中能接纳和整合胜利者与失败者,因此冲突可得到解决。
(3)绕圈子(making the rounds)。
此项格式塔疗法技术包括要求团体中的某位成员走到他人面前向对方说话,或做某些事,它的目的就是要去达成面质、冒险、表达自我、试验新行为模式、促进成长及改变。
(4)我负责……(I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治疗者也许会要求当事人在每个陈述之后加上“而且我会为它负责。”例如“我觉得无聊,但我会为我的无聊负责”。此种技术的进行可有效拓展个人的感觉领域,同时帮助个人接纳和认识本身的情感,以代替把自己的情感投身到他人身上。尽管这项技术看似机械化,但却颇具意义。
(5)投射(playing the projection)。
投射系指一个人在别人身上所看到的事物,其实正是自己所具有的但却不愿看见也不愿接纳的。一个人往往会花费很多精神去否定自己的情感,以及把某些动机转嫁到别人身上,因此,在团体里,当某人在说别人的时候,常常说是他自己本身属性的投射。
在投射的历程中,咨询师会要求说“我无法信任你”这句话的人去扮演一个不值得信任的角色,通过变成别人以便能够发现不信任原来是一种内在的冲突。换言之,咨询师是在要求求助者去“试扮”(try on for size)他在团体中对别人的叙述。
(6)倒转技术(the reversal technique)。
当事人的某些症状和言行,常是其潜在行动的倒转表现。针对此种情况,治疗者可要求这类因过分胆怯而痛苦的人,试着在团体中扮演一个爱表现的人。倒转技术的进行方式在于,要求当事人潜入每件会为他带来焦虑的事件中,去与他自己已经埋没和否认的部分接触。此项技术即藉此帮助当事人能够开始去接纳从前被否定的某些个人属性。
(7)预演练习(the rehearsal exercise)。
就皮尔斯的看法,我们内心的许多想法其实都在预演中。我们常在想象世界里预演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所期望扮演的角色。
而当实际表演开始时,因为怕自己演不好,恐惧与焦虑便袭涌而至。由于内在的预演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因此抑制了我们的主动性,也阻碍了我们去尝试新行为模式的意愿。
借助团体成员相互帮助的治疗方式,并彼此分享预演的情境,可使当事人更能察觉出他们内心预演各种社会角色的进行情形,同时也使得他们更能察觉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并设法去达成。此外,藉此也使得他们自己更能察觉到希望被他人赞美、接纳和喜欢的程度与范围。
(8)夸张练习(the exaggeration exercise)。
格式塔疗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当事人对自己身体语言所传递的微弱讯号或线索更能敏锐地察觉。虽然动作和姿势都能够藉之传递讯息,但所表达的也许并不很完全。若能要求当事人重复地夸张其欲表达的动作或手势,将可使之与该行为有关的情感强烈化,进而使其内在隐藏的意义更清楚地表现出来。
(9)感觉留置(Staying with the feeling)。
当事人在情感或情绪不愉快而想逃避的关键时刻,治疗者即要求对方保持着这样的感觉。从旁鼓励他们趁机去深入探讨这些想要逃避的感觉。要去面对、体验感觉,不仅只需要勇气,同时也要愿意忍受去除障碍时可能遭遇的痛苦,但经历这些之后,却能使人们有崭新的成长。
(10)完形梦境治疗(the Gestalt approach to dream work)。
格式塔疗法并不主张去解析梦境,而是要把梦境带至现实生活中使之重现。此时梦已不被当作是过去的事,而是要在现在表现出来。做梦的人或许正是梦境中的一部分。
对于梦境的处理方式包括:展现梦境,回忆梦境里的每个人、事、物及心情,然后将自己变成梦中的每一部分,尽量去表现梦境,并引出对话。由于梦境的每一部分都假设是自我投射,做梦的人会为梦里的各个角色或短暂的际遇编造出剧本,而梦中不同的部分,就是自己的矛盾和不一致层面的表现。通过这些相互对立层面间的对话,当事人于是能逐渐察觉到自己情感表现的世界
"未完成事件"好比我们个人成长航程中不断面对的一个个"暗礁",学会将自己的"未完成情结"积极面对并及时处理,就能使我们与来访者的航行一帆风顺,看到更远处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