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惊蛰养生丨脾胃养好、肝气通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惊蛰养生丨脾胃养好、肝气通畅

引用
中文国际
1.
https://world.chinadaily.com.cn/a/202403/05/WS65e80d08a3109f7860dd432c.html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节,如何做好养生保健,成为许多人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惊蛰节气的养生要点,帮助您保持身体健康,迎接春天的到来。






AWAKENING OF INSECTS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北京时间3月5日10时23分
迎来惊蛰节气
春风至 惊雷动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进入惊蛰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其原理出自《易经》:惊蛰节气对应震卦,震卦对应的天气现象是雷,而春雷宣告万物生长。惊蛰最初的名字 “启蛰”其实更贴切。后来因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改为“惊蛰”。起初的排序在雨水节气之前,汉武帝颁行的《太初历》,把惊蛰的顺序挪到雨水之后。

SPRING
惊蛰时节
人们的日常养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那么,惊蛰后该如何养生呢?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要注意做好“三防”:防上火、防感冒、防倒春寒。

惊蛰·节气养生

一、防上火

仲春之时肝气生发,人容易“上火”,晨起后宜喝温开水,日常也可饮用少量白茶。若是出现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等症状,可用少量菊花、金银花等量泡水代茶饮,以清热降火解毒;配等量桂花,则能中和菊花和金银花的寒性,亦可改善口气。三花相配,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二、防感冒

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而鼻腔是将它们传入身体的主要途径。坚持早晚进行鼻腔清洗,能够有效预防感冒。可以用鼻腔清洗液,也可以手捧清水,用鼻子轻轻将水吸入鼻腔,停留片刻后用力将水喷出,反复3-5次。此外,用香菜、白萝卜、生姜、冰糖一起煮汤喝,适合于风寒感冒初起,体温不是很高,有轻微流鼻涕但无明显咽痛时。

三、防倒春寒

“风”是这一时节的主角,且风力较大,稍不注意病菌就会侵犯人体。避风邪、畅情志、节饮食,是此时的养生之道。我们要护好手腕、腰腹脐、脚踝3个部位。手腕处,为神门穴做好保暖,可以保护全身血脉。人的阳气以肾为本,肾居于腰腹部,腰部保暖有助于肾脏健康。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等,腹脐又最易受寒,特别是胃部怕冷、容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此处的保暖。足踝处不外露,很多女性手足肢寒、痛经腹冷都是因足踝处受寒所致。

饮食宜“清补平淡”

惊蛰时节余寒未清,在饮食上宜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包括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韭菜、大葱、豆芽、蒜苗等时令蔬菜可以添加到家庭食谱中,有利于生发阳气。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疏肝、养肝的药物,包括菊花、金银花、山楂、乌梅、薏米等。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

调摄情志,疏肝为要

“春雷响,万物长”,人体的肝阳随之而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要重视调达肝气、平衡阴阳。应戒怒、戒急,可以种花养鱼,陶冶情操,使情志如春日一样舒畅,生机盎然。

适当活动,精力充沛

春光明媚,正是到户外活动好时光。踏青、慢跑、晨练等都是很好的运动选择。严冬刚过,关节和肌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舒展,因此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