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布局体系详解:22种常见开局全解析
象棋布局体系详解:22种常见开局全解析
象棋是中国传统的棋类游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象棋的对局中,开局布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22种常见的象棋布局体系,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象棋开局技巧。
1. 中炮局
中炮局是最主流的开局招法之一,通常以"炮二平五"或"炮八平五"开局,直接威胁对方中卒。黑方通常会跳马保卒或还架中炮,发展成为顺炮、列炮、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等体系。中炮局的应法多达十种,变化丰富。
2. 顺手炮
顺手炮是斗炮类布局体系中的主流布局之一,体现注重进攻、以攻代守的战略思想。先手方走当头炮,后手方亦将同侧的炮摆在当头,有弃卒抢先之意。随着象棋水平的进步,顺手炮布局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多个分支的庞大布局体系。
3. 列手炮
列手炮是指双方第一步都走中炮,但走的不是同一边的炮。例如,红方起手炮二平五,黑方走炮2平5,这炮不来自同一边,因此列手炮也叫“逆手炮”。列手炮又细分为大列手炮和小列手炮。
4. 仕角炮
仕角炮是一种开局着法,指红方首着走炮二平四或炮八平六,因炮置于士角,故名。古代以其抵不住中炮反攻而弃之不用,仅留“歌诀”而无“战谱”。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它才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在棋坛亮相。
5. 过宫炮
过宫炮,指一方走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因经过将(帅)的中宫而得名。先手走过宫炮,有利于上马出车,迅速开动主力,攻守咸宜。后手过宫炮,常用于应付飞相局、仙人指路等开局。
6. 五六炮
五六炮是一种开局着法,先手中炮,然后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移到中炮旁边。多数用于对屏风马、反宫马,属于稳健缓攻型布局,可有效限制敌方马的进攻,且双马有根,提高防守能力。
7. 五七炮
五七炮是缓攻型布局的典范。有很多缓攻型布局的特点。先手比较容易掌握,后手方如果应付不妥,确实容易被先手方积小胜为大胜。五七炮分为进三兵的和不进兵的两种。
8. 五八炮
五八炮是先手方炮二平五,再炮八进四。多数用于对屏风马。先手方一种稳健的布局,略持先手。八路炮进四后,根据黑方飞左右象再伺机主有平七压马和平三打卒压马瞄底象冲三兵的战术。
9. 卒底炮
卒底炮也称“小当头”。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后手方用炮2平3或炮8平7,对付对方兵七进一或兵三进一。
10. 龟背炮
龟背炮属后手开局法,构型别致。特点左柔右刚,便于把子力集中于一边,伺机反击。弱点是出子迂回,运用不当,容易造成自身子力自行羁绊。先起左横车,然后退炮调运,但因中路士象迟缓,防守欠佳。
11. 鸳鸯炮
鸳鸯炮是象棋术语,因双炮集结,如鸳鸯之成双,故名。专用于应付先走方的中炮直车。开始3个回合是: l.炮二平五 马2进3 2.马二进三 炮2退13.车一平二 车9进2 黑准备续走炮2退1,集中子力于一翼。鸳鸯炮有两种形式。第二步走卒3进1的叫做3卒鸳鸯炮,走卒7进1的叫做7卒鸳鸯炮。
12. 金钩炮
金钩炮布局是一种冷僻布局,在高级别的比赛中偶尔出现,但它是职业棋手的必修课。它的目的是把棋子归于一边,但是一旦调整不好,会造成自己的棋子阻塞。它有三种阵型。最常见的是后手金钩炮应付仙人指路。
13. 起马局
起马局,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红方首着马八进七或马二进三,俗称起马局(也称进马局)。基本走法是:1、马二进三 卒7进1;2、兵七进一 马8进7;3、马八进七兵家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此种开局类型属于稳守反击型,讲究细微处见功夫,体现了寓攻于守的战略意图。
14. 反宫马
反宫马是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正起,士角有一炮相隔(炮二平五、马2进3,马二进三、炮8平6,车一平二、马8进7),故亦称“夹炮屏风”。有先手反宫马和后手反宫马,其中后手反宫马多见,是对抗中炮的主流布局之一,先手反宫马则常出现在飞相局、起马局等柔性布局中。
15. 单提马
单提马,指象棋开局阶段红方走马二进一或马八进九,多用于五七炮开局,实践证明,走马二进三或马八进七的屏风马布局比这种屯边的单提马布局要富有弹性。单提马通常是指对付中炮的后手单提马,也就是说红方先走炮二平五,黑方马2进3,红马二进三,黑马8进9(或车9进1成单提马横车阵势,以后伺机再走马8进9),黑方的马2进3和马8进9两步棋形成单提马的基本构架。
16. 屏风马
一方双马并踞(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马2进3),保护中卒(兵),状如屏风,故名。有先手屏风马和后手屏风马之分,其中对抗中炮的后手屏风马运用最为广泛,一般所说屏风马是指后手屏风马。
屏风马布局在明朝即有萌芽,只是限于当时斗炮局(顺手炮、列手炮)乃是正局的偏见而未能流行。直到清王再越著《梅花谱》,提出屏风马必破当头炮的论点,屏风马布局才得以重新发扬。当然王再越的观点也有偏颇,但仍旧对后世影响深远。屏风马布局锋芒内敛却弹性十足,立足防守展开反击,体现了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直到现在,中炮对屏风马仍旧是名手对局中使用率最高的主流布局。
17. 盘河马
盘河马,亦即屏风马左马盘河局的简称。红方为了不使黑方弈成“左炮封车 ”或“双炮过河”的布局,形成的过河车攻法,屏风马方也针锋相对,采取了“左马盘河”和“平炮兑车”等布局相对抗。屏风马方采用“左马盘河”以对抗中炮过河车进七兵和进正马的着法,进攻性强,变化复杂,常为攻击型棋手采用。黑左马盘河伏进7卒攻车的反扑招法,借以摆脱车炮受牵,但中卒只有一马看守,中防较弱而受威胁。
18. 三步虎
三步虎,是一个象棋名词,三步出车,状如虎爪揪地,因此叫作三步虎。棋谚有“三步不出车,必定是输棋”,可见三步虎开局的刚猛。例如:第一步:马二进三,第二步:炮二平一,第三步:车一平二,因三步出车,故名三步虎。在对局中后手方面采用者较多。
19. 两头蛇
指马二进三再马八进七布局一方,再三兵与七兵齐挺一步后的形势。此时双马显得灵活,其状如“两头蛇”,故名。
20. 对兵局
对兵局指双方相互挺兵,如红方兵三进一,黑卒7进1
21. 飞象局
顾名思义,飞象局就是以飞象作为主要特征,它是与架中跑为特征的“仙人指路”相对立的布局。胡荣华曾经以此布局打败江湖无敌手,一统棋坛几十年,胡荣华堪称是飞象局的最高成就者,把这种布局演化的出神入化,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正是因为胡的精彩演绎,飞象局一度被人们认为是象棋的最佳布局,坚固的防守如铜墙铁壁牢不可破,凌厉的反击瞬间致人于死地。
22. 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象棋术语,也称进兵局,一种开局着法,指红方首着走兵三进一或兵七进一,把先手让给对方,为马开路,还能试探对方棋路,保留己方棋路。“仙人指路”的后续变化还是挺多的。举一个常见的,是跳屏风马,就是两个马分别跳3路和7路,接下来是进中兵,再出横车。双马盘头形成鸳鸯马,进攻性极强,对手要是飞象局,又应对不好的话,可能会接连丢子,很快就败下阵来。破中炮盘头马的局,一是己方的马出得迅速,能够在炮打中兵之前把中炮干掉;二,己方也走中炮的棋,对方一般不敢轻易走这种布局,因为鸳鸯马很难保全;三,起单边士象,快捷出车,把车放到对方摆兵的线上,再把8路炮放到同条线上,形成炮打盘头马的架势,这种方法对付盘头马的局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