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脏六腑: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系统认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脏六腑: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系统认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aigoo.com/citiao/267765.html

五脏六腑是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统称,不仅包括具体的解剖结构,更涵盖了人体组织的功能状态。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达郁》,通过深入理解五脏六腑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五脏六腑的含义

五脏六腑是中医对于人体解剖结构的一种认识,但更侧重于人体组织的功能状态。其中,“脏”指的是实心有机构的脏器,包括脾、肺、肾、肝、心;“腑”则指空心的容器,包括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五个脏器与六个腑器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五脏的具体功能

  1. :属木,主疏泄、条达,调节全身的气机运行,同时维持关节韧带的活动。
  2. :属火,主血脉、藏神志,调节全身的血管,同时调节人的精神意识活动。
  3. :属土,运化饮食物及水液,同时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
  4. :属金,主气司呼吸,调节人体的呼吸运动及气的宣发肃降。
  5. :属水,藏精,为先天之本,主持全身的骨骼及脑髓。

六腑的具体功能

  1. :分泌胆汁帮助饮食物消化。
  2. :腐熟饮食物并向下排泄。
  3. 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饮食精微,并将糟粕向下排泄到大肠。
  4. 大肠:分清泌浊,将粪便排出体外。
  5. 膀胱:是水液代谢的最后一道器官,将有用的成分重吸收,将尿液排出。
  6. 三焦:通调水道,是水液代谢的通道。

脏与腑的关系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的表里关系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这种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心与小肠: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苦心经移热于小肠,则可兼见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
  • 肝与胆: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疸、胁痛、口苦、眩晕等。
  • 脾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 肺与大肠:经络相连,互为表里。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其传导功能。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
  • 肾与膀胱: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在生理上一为水脏,一为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以肾为主)。肾阳蒸化,使水液下渗膀胱,膀胱又借肾阳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在病理上,肾阳不足,可影响膀胱功能减弱而出现小便频数或遗尿;膀胱湿热,又可影响肾脏而出现腰痛、尿血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