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爱而不得,让诗人陷入痛苦的深渊,评余秀华诗歌《再致雷平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爱而不得,让诗人陷入痛苦的深渊,评余秀华诗歌《再致雷平阳》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1843913292_6de7e24c00101mbsu.html?from=news

余秀华的《再致雷平阳》是一首充满矛盾与挣扎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原诗

再致雷平阳

文/余秀华

给你写第一首诗歌的时候
我还籍籍无名。说到爱,无非是苍茫
无非是在这苍茫里找一根针,刺我倾斜的脚心
不想正名,也不想以此为诱饵
引出平庸的肉身

几年过去了,冷空气在村庄里囤积
深渊里渐渐增多的坟墓。我们懂得太多了
都耻于说到悲痛。
而酒却不能不喝,且越喝越多
你敢不承认,你是醒着的醉鬼吗

今天,冬至过后,我又读你的诗歌
又泪流满面
这眼泪是酒,也是耳光
想到曾经的几次相见犹如错误
和玩笑

你依旧在云南,寻找一个巫师和咒语
我不过还在横店,日夜想着
如何把自己身上的咒语解开
该死的、不该死的人都死了
他们夹杂在我们中间
如何辨别?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余秀华的诗《再致雷平阳》,从此诗的内容来看,诗人之间的关系不一般,说是爱情,像缺点儿什么,说是友情,又像有点儿暧昧,这种朦胧的,没有明确界限的感觉,或许更令诗人陶醉,更有生命的激情。两位诗人分居两地,相隔千里,所谓距离产生美,或者说距离产生思念。而诗人正是这样一种状态,在矛盾及复杂的心理中煎熬着,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这也说明了诗人内心潜藏的痛苦,仿佛阴影,挥之不去。接下来,具体分析下这首诗。

先来看诗人第一次给雷平阳写诗时的状态。这句“我还籍籍无名。说到爱,无非是苍茫”,说明互不相识,诗人只是单相思,内心有着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但又是一种茫然的状态。接着这句“无非是在这苍茫里找一根针,刺我倾斜的脚心”,说明了一切,诗人如此写,暗示了自己喜欢雷平阳,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再是这几句“不想正名,也不想以此为诱饵/引出平庸的肉身”,很显然,诗人明白自己的处境,以及他们之间的差距。但是,谁又能想到,后来,诗人名声大噪呢?这一段回忆,犹如感情的考古,别是一番滋味。

接着这几句“几年过去了,冷空气在村庄里囤积/深渊里渐渐增多的坟墓。我们懂得太多了/都耻于说到悲痛。”,可以想见,诗人正被爱情折磨着,冷空气意味着内心的寒凉,而坟墓可以理解为爱情的坟墓,这是爱情无疾而终的一面。而懂得太多,耻于说悲痛,或许是成年人的苦恼,连发泄都要考虑周围环境,痛苦也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咽。再看这两行“而酒却不能不喝,且越喝越多/你敢不承认,你是醒着的醉鬼吗”,喝酒是为了浇愁,越喝却越愁,本来想一醉方休,发现越来越清醒,说明诗人是清醒的痛苦,这比痛苦更痛苦了。

时间回到现在,诗人在冬至后,重读雷平阳的诗,却是泪流满面,又把泪比作酒,比作耳光,这是一种什么感受呢?是诗人的自作多情,又一次被伤害了?或许是对爱情的失望,耳光意味着叫人醒悟,不再沉迷。这句“想到曾经的几次相见犹如错误和玩笑”,仿佛彻底宣告了爱情的破灭,即便是单恋,也是失败的。诗人如同一个自带伤感的机器,一谈到爱情,随时进入失恋状态。

末尾,诗人写两人各居在自己的地盘,各有各的目的。雷平阳寻找巫师和咒语,仿佛是一种信仰使然,而诗人在思考如何解开身上咒语,这应该是爱情的魔咒,意味着诗人在寻求解脱,想从痛苦中逃离出来。而这几句“该死的、不该死的人都死了/他们夹杂在我们中间/如何辨别?”,仿佛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活人和死人都夹杂在彼此之间,这说明,两人有缘无份,这让诗人陷入到感情的困境之中,最后不知如何辨别的意思,意味着诗还处于混沌之中,想要逃离情感的控制,对于敏感的诗人来说,或许是一件难事。

这首诗,仿佛在诉说自己的烦恼,写诗给诗人,或许是想寻求帮助,或者释放内心的压力。诗人回想过去,陈述现在,都是一种痛苦的状态,说明这是一场孽缘。但是,诗人没法从这段感情中彻底逃离,说明心中仍有什么期待一样,放不下,又得不到,这是最痛苦的。诗人试图解脱,但是又陷入茫然之中,终究是一种长痛。最后的疑问,如果一个无解的问题,让人陷入矛盾纠结之中。

诗人简介

余秀华,1976年出生于湖北省横店村,是当代著名诗人。她以其质朴、真挚、充满力量的诗歌作品,在诗歌界和社会上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虽然患有疾病,行动不便,且生活在农村的边缘地带,但余秀华并没有被命运的捉弄所打倒,反而用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她的诗歌语言质朴,却充满了力量,直击人心。2015年,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出版,迅速走红,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她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她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也反映了当代中国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生活状态。她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