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无线信道与有线信道详解
通信原理:无线信道与有线信道详解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通信原理中的信道概念,特别是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的分类和特点。文章内容较为专业,适合对通信原理有一定了解的读者。
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其功能是将信号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可分为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本章主要讨论狭义信道。
狭义信道就是指传输媒质本身,因此按照传输媒质不同,又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利用人造的、能传导电或光信号的媒体来传输信号;无线信道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来传输信号。
- 其他分类:
按输入输出信号种类: 连续信道、离散信道
按传输媒质(狭义): 无线信道、有线信道
按信道特性: 恒参信道、随参信道
按有无记忆性: 有记忆信道、无记忆信道
按有无衰落: 无失真信道、衰落信道
按传输信号的种类: 低通信道、带通信道
无线信道
在无线信道中,信号的传输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来实现的。原则上,任何频率的电磁波都能产生,但为了有效发射或接收电磁波,要求天线尺寸不小于电磁波波长的1/10,因此用于通信的电磁波频率都比较高。
对于电磁波,随着传播距离增加,其强度不断衰弱。这里考虑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即电磁波的传播没有任何障碍空间(例如:吸收、反射、折射、绕射等),称之为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
地波(ground wave)
指频率较低(约2MHz以下)的电磁波趋于沿弯曲的地球表面传播,其有一定的绕射能力,能够传输数百千米或数千千米。
天波(sky wave)
指频率较高(2MHz~30MHz)的电磁波,即高频电磁波通过电离层的反射进行传播(通过多次传播可达10000km以上)。
由上图可知,经电离层反射后的电磁波到达地面后的区域是不连续的,图中非粗线部分称为寂静区。
视线传播(line of sight)
频率高于30MHz的电磁波会穿透电离层,不能被反射回来;并且其绕射能力也很小。因此这类电磁波只能像光波一样作视线传播。
为了能增大其在地面上的传输距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升天线的高度从而增大视线距离。
- 天线高度h、传播距离d、天线距离D之间的关系:
其中r为地球半径(约6370km)。 - 增加视线传播的方法:
无线电中续(微波中续) 优点:容量大、传输质量稳定
卫星通信(卫星中续) 优点:覆盖范围广、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稳定、通信容量大。缺点:传输延时大、信号衰减大、造价高
平流层通信 与卫星通信比:费用低廉、延时时间小、容量大(目前的主流研究方向)
散射传播
由于传输媒质的不均匀,使电磁波的传播产生向许多方向散射的现象。散射现象具有强方向性,主要集中于前方,故称之为前向散射。
【注意】由于散射信号的能量分散于许多方向,故接收点散射信号的强度比反射信号强度要小得多。
- 3种散射:
电离层散射 发生在30MHz60MHz的电磁波上,由于电离层不均匀产生散射。4000MHz的电磁波上,由于对流层不均匀产生散射。
对流层散射 发生在100MHz
流星余迹散射 流星经过大气层时产生电离余迹使电磁波散射,发生在30MHz~100MHz的电磁波上。
有线信道
传输电信号的有线信道
主要有3种: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
明线 导电裸线或带绝缘层的导线 传输损耗低,但易受天气和环境影响,对外界噪声敏感。
对称电缆 由若干对芯线(双导线)放在一根保护套内制造成 损耗大。性能较稳定
同轴电缆 同轴的两个导体(金属导体、金属编织网)组成 抗干扰强、成本高
传输光信号的有线信道
传输光信号的有线信道是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