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考临近河南高三女生跳楼,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学习不是一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考临近河南高三女生跳楼,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学习不是一切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9A09JX700?media_id=&openApp=false&suid=&web_channel=wap

近日,河南某高中一名高三女生从教学楼跳下,不幸身亡。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女生在事发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异常,她的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也并无特别之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青少年,却选择了以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人们纷纷猜测,是什么导致了她的轻生念头?是学业压力、家庭矛盾,还是其他我们无法得知的原因?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提到,"开学两周后,我们的门诊变得非常忙碌;开学一个月,儿童病房进入住院高峰期,很难住进去。"这一现象也引发了社会关注,#开学后儿童精神科爆满成了热搜词条。

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周玉明在接受采访时说:"开学后的确会有一个小高峰,门诊接诊数量会有小幅度提升,但并不是人们想的有巨大增幅。"为什么是就诊小高峰,而不是巨大增幅呢?因为儿童心理门诊从全年来看都处于人满为患的状态。

比如,在安定医院,儿童心理门诊的日均接诊量在300左右,无论是开学前还是寒暑假,每天的门诊基本都会被挂出去。医生说,一般要来看门诊,患者都得等一星期左右才能拿到号。

周玉明医生还说,儿童精神科住院病房的100多张床位也同样已经饱和。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自残、自杀等行为,或者居家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不断加重、有严重躯体化病症,医院就会建议患者进行住院治疗。在儿童精神科住院的患者,基本住满一个月医生会重新考虑是否需要出院,这样的频率是无法满足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住院需求的。即使是特需部,也是常年满床状态,而且大部分都是15、16岁的青少年。

周玉明医生说,"一般开学后不久以及快到期末考试时,就诊量会在某种程度上提升。"这两个小高峰的出现也不难理解,开学后学生要从假期出来适应学校,快到期末考试孩子也会承受压力,对存在情绪障碍的孩子来说这都是挑战。

有数据统计,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已占总人数的30%,5成抑郁患者为在校学生,41%曾因抑郁休学。

尽管儿童精神科已经处于满员状态,但能去医院的孩子,已经算是幸运的了,至少找到了病因。还有更多的孩子,除了承受心理问题带来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外界的不理解。

很多成年人不理解,现在的孩子这么幸福,怎么动不动就抑郁,又是厌学,又是自残的?对此,《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揭示了其中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学生抑郁症的诱因复杂多样,包括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生活习惯、睡眠不足以及学习压力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高达77.39%的学生患者表示,人际关系问题是引发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同时,69.57%的学生患者也指出,在家庭关系中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周玉明医生强调,虽然抑郁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自杀,但如果孩子长期得不到理解,深感痛苦且无法得到及时帮助,特别是在家人和周围人缺乏理解和救助的情况下,悲剧事件的发生风险将显著增加。因此,从发现抑郁症苗头到治疗阶段,都需要进行及时、合理的干预,以预防悲剧的发生。

周玉明还呼吁,家长在发现孩子可能出现抑郁症问题时,应摒弃偏见,正视并接受这一事实,而不是因为病耻感而回避或否认。同时,他也提到,许多已经休学的抑郁孩子内心其实非常渴望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他强烈建议家长和学校能够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包容,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面对这一连串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学校、家长或社会。事实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解决。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很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中,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和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社会环境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青少年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就业压力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的解决和疏导,就可能引发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

对孩子来说,家长的关注和沟通更为重要。很多时候,孩子面临压力和困难时并不会主动向家长倾诉,这就需要家长主动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要过分追求孩子的成绩和表现,而是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作为家长,我们没办法改变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不管是中考高考还是考研考公找工作,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啊,生而为人,不是在所有的竞争中都脱颖而出取得好成绩才是活着的意义。人生就是有成功有失败,有得有失,我们是如此,孩子亦如此。成绩是重要,但孩子能平安健康长大更重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