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主动写作业,家长应该这样做!
想让孩子主动写作业,家长应该这样做!
频繁的催促,过度的管控
只会让孩子在“写作业”这件事上
失去自主管理的能力
想要孩子自觉主动
父母就要忍住催促和唠叨
还孩子一个自我成长的空间
不是“作业”出了问题
而是“爱”出了问题
有的父母孩子一放学就问:“作业写完没?没写完赶紧去写!”会让他们内心认为:“你们爱的是我还是我的作业?”
孩子们无法理性表达内心的意识,只能用行为和父母对抗:顶嘴、磨蹭、坐不住、沉默、惹是生非……
如果换句话和孩子说,“宝贝,我们回来了,今天你累不累啊?先休息一会儿吧~”
孩子往往因为父母理解自己而努力:“妈妈,我写完作业再玩,我不累。”
想一想,当你下班回家听到的第一句话是:“饭做好了没?怎么还不去做饭!”你的心情会如何?换位思考,这就是孩子每天回到家里听到“作业做完了吗?”的心情。
当人被理解、被关爱的时候,是最愿意为关爱和理解自己的人付出努力的。
把写作业的责任还给孩子
当你因为孩子写作业的事生气时,是否在某种层面把写作业当成了自己的职责呢?
如果是,那么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做作业的责任还给孩子。
这几条建议也许有助于孩子养成自觉写作业的好习惯:
- 在家里建立日常惯例,让孩子参与,一起计划放学后的时间怎么安排。
真正聆听孩子的想法,把自主安排时间的权利交还给孩子。惯例中包含看电视、运动、做作业、做家务、洗澡等。
如果惯例表看上去实现不了,可以适当引导,但不要强迫。初次形成的惯例表需要实践几天,发现问题,再用好奇式提问的方式征求孩子意见,确定最终的惯例表。
- 每天设置一段时间,关掉电视,放下手机,用于全家人安静地学习和工作。
家庭学习氛围有助于孩子静下心来写作业。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模式,是他最直接的学习方式。
观察一周时间,看看孩子如何对待家庭作业,然后和孩子聊聊你观察到什么。
这时你需要倾听孩子的想法与感受,做到只听而不评价。和孩子一起探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办法能让做作业更有效?孩子是否需要你的陪伴?需要什么帮助?告诉孩子,如果他的作业需要帮助,你会在哪里。
不要为家庭作业的事唠叨或提醒,家庭作业是孩子的责任,当你不停唠叨时,家庭作业就变成了你的责任。孩子需要时间来建立写作业的好习惯。
在没有形成习惯前,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糕,他可能忘记作业,或花更长的时间完成作业。
我们需要做到不唠叨、不提醒、不解救、不指责、不发火,仅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给他充分的尊重与支持。
如果孩子真的没有完成作业,让他承担后果。
也许他会被老师责罚,你可以通过好奇式提问,帮助他一步步探索作业的目的与重要性。孩子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可以从今天开始,尝试给予孩子尊重,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