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如何不浪费?
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如何不浪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意志力”这个词。它似乎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意志力是“自我控制”的一部分,若把大脑比作一台电脑,那么意志力就是思维的CPU,是大脑的运算和控制核心,它的运行速度直接决定大脑处理问题的能力。
Roy.F.Baumeister的心理学实验表明,意志力是一种生理机能,其性能如人体肌肉一般,也具有肌肉的两大特征:①使用时消耗能量,且会感到疲惫;②通过锻炼可增强。意志力是大脑专注工作的一块思维肌肉,支撑着我们思考。
但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就会很快耗尽,导致我们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无力招架。举几个我们通常会遇到的例子:有时候开会可以侃侃而谈,有时候却常常走神;有时候才思泉涌,可以不断思考和写作,有时候却有种灯枯油尽的感觉;有时候深入思考问题时坚持不了几分钟,可玩游戏刷视频却能持续到难以自拔。这些,都是受到了意志力的影响。
曾经有个实验让参与者完成一些需要自控的任务,比如忍住不吃棉花糖,或者抑制自己的情绪,结果发现,这种能力会随着时间消耗而减弱。意志力就像是手机电量一样,用多了就会耗尽。
意志力是排他的资源,一处使用,另一处就无法使用,且与人的精力密切相关,任何人在意志力欠缺时,都会感到自己疲惫不堪,精神不济,甚至处于失控的状态。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用了过多的意志力,在回家后就会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儿就与家人争吵。
如果我们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消耗和浪费了太多的意志力,会导致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就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做。因此,学会不浪费意志力,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
哪些行为会浪费意志力?
那些需要反复做决定的事情就会消耗意志力,比如在购物时纠结买哪件衣服,在吃饭时犹豫点什么菜。这些看似微小的决定,都会消耗我们的意志力储备。
拖延也会不断消耗意志力,拖延在本质上是和自己的懒惰做斗争,犹豫不决或精神内耗,最终可能什么都没做成。
如何节约意志力?
既然意志力有限,如何节约和提升意志力?那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要简化选择,减少做决定的次数。
据心理学实验验证,不停的做选择会特别消耗意志力,称为“决策疲惫”。比如,今天穿什么,吃什么东西,无论决策大小都会消耗意志力。所以我们当想办法合理的支配精力、简化生活或养成不用太多思考的行为习惯等。乔布斯,会穿固定的服装,就是为了减少穿着带来的选择负担。
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是一艘没有航向的船,会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例如,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那么就可以把时间花在学习相关知识、参加培训、操作和实践上,而不是沉迷于其他社交、媒体或无意义的活动。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浪费意志力,是因为我们没有清晰的方向,被各种琐事和诱惑分散了精力。当我们确定了真正重要的目标后,就可以将有限的意志力集中在这些关键事务上,避免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过度消耗。
另外,如果能把一些需要意志力的事情变成习惯,就能大大节约意志力。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再需要过多的意志力去驱动。比如,每天早上按时起床、坚持锻炼身体、合理安排饮食等,这些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让我们在面对工作和学习时更加精力充沛。当我们把一些需要意志力的事情变成习惯后,就能减少意志力的消耗,保留意志力在其它更重要的时刻发挥作用。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养成,就会像自动驾驶一样,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任务,而不需要过多地消耗意志力。
此外,合理安排时间和环境也能帮助我们节省意志力。我们可以把一天中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段用来处理最重要的任务,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拖延而产生的焦虑和压力。同时,创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环境,避免干扰和诱惑,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专注于手头的事情。比如,如果你正在努力戒烟,那么就不要去那些烟雾缭绕的场所;如果你想要专注于学习,就不要把手机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目标达成的环境,我们可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意志力的干扰,让有限的意志力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