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实验室污染源与应急处理方法全解析
PCR实验室污染源与应急处理方法全解析
PCR实验室是进行核酸检测的重要场所,其污染防控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PCR实验室可能遇到的污染源,并提供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同时,文章还将探讨PCR实验室的负压环境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的潜在职业危害。
PCR实验室的污染来源有哪些?
样本间交叉感染:
收集样本的容器被污染或样本密封不严导致外溢;不同样本移液时忘记更换枪尖或未使用带滤芯枪尖;移液器等实验器具及耗材未及时消毒灭菌;不同样本同时开盖或样本剧烈震荡、反复吹吸导致气溶胶形成扩散,相互交叉污染。实验试剂污染:
主要是在 PCR 组分试剂加样过程中,由于移液器、容器、阴性对照及其它试剂被核酸模板或阳性对照污染。加样过程中,因为PCR试剂对温度十分敏感,需要通过冰浴使得PCR试剂和PCR板/管处于0℃,但这个过程也充满污染风险。扩增产物污染:
大量拷贝的产物泄漏或扩增后的PCR反应管意外开盖,这是PCR反应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污染问题。因为PCR产物拷贝量大,远远高于PCR检测数个拷贝的极限,所以极微量的PCR产物污染,就可形成假阳性。克隆质粒污染:
作为阳性质控品的克隆质粒外溢。
PCR实验室污染应急处理方法,小贴士!
若核酸样本溢出:
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由外围向中心倾倒10%的次氯酸消毒剂,约30分钟后,清除污染物品,再用次氯酸消毒剂擦拭,并用75%酒精喷洒,移动紫外车定点照射1小时。其他不明情况污染:
暂停所有实验操作;
清理实验室内所有物品,寻找污染来源;
加大实验室的通风;
对实验室内所有表面(台面、地面及墙面) 进行消毒;
75%酒精空中喷雾;
开启紫外消毒装置,延长紫外照射时间(4小时以上);
以上措施每日进行,直至污染消除;用新试剂及确认无污染的器材进行原污染项目的试剂空白检测,连续3次均阴性后方可进行常规检测。
为了自己要高度重视这些「PCR实验室」内的职业危害
负压实验室,是检测病毒样本的最基本条件。所谓负压,就是在实验室内气压比实验室外环境的正常气压要低,在实验室内外产生一定的压力差,从而控制气体流动的方向,保证气流从实验室外流向实验室内,负压能确保室内空气不会泄漏出去造成污染,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
但是负压实验室环境会不会对人体会造成伤害呢?搜遍现有的文献资料,所有论点都是强调对环境的安全性,对于在负压环境下的人有没有影响这个问题,并没有一篇文章提及,更别说进行科学详细的论述。
但没提及的事情不等于不存在,或许这是从业人员面临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危害,有些危害可能已经出现了,可有些危害一时还不易被工作人员察觉,但实际从事该工作的工作者应当给予重视。
本文原文来自医学检验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