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黄河流域产业绿色转型与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甘肃:黄河流域产业绿色转型与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2月17日,甘肃省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数据显示,黄河流域产业绿色转型与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甘肃经验。
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陶英平介绍,截至目前,黄河流域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已达到2071户,占全省的66.2%。国家级绿色制造业载体增至59个,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达到76个。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5G在大型工业企业中的渗透率达到42.3%,规上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高达61.6%和58%。此外,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效显著,已认定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先进制造业及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清洁新能源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装机总量超6110.23万千瓦,装机占比超63.88%,居全国第二位。规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均大幅下降,节能降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方面,新材料产业实现了一批新产品的产业化,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涵盖多个方面的全产业体系,信息产业推动了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5G全连接工厂的建设。电子产业依托重点企业,形成了集成电路封测等产业发展体系,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产业初步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全产业体系。今年1-11月,全省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5.98%,居全国第二位。
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持续增强
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方面,科技投入力度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占比和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均有所提升。全省累计培育各类技术创新平台940个,其中不乏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我省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发展方面,甘肃省全面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790万亩,推广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3年倍增和“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甘肃将坚持把产业绿色转型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文原文来自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