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未来城市蓝图:打造生态美学兼备的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未来城市蓝图:打造生态美学兼备的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5829.html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通过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方式,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缓解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将艺术化的元素融入海绵城市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还能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本文将深入探讨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的有效途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的重要性

(一)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可以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结合,创造出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通过合理搭配水生植物、选择合适的绿色屋顶植物种类、注重整体构图等方式,可以打造出具有观赏价值的优美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二)增强城市文化内涵
艺术化的海绵城市设计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例如,在景观设计中可以运用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民俗文化符号等,使海绵城市成为传承和弘扬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不仅注重景观效果,还强调生态功能。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布局,可以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绿色屋顶的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的有效途径

(一)景观艺术造景

  1. 水生植物的合理搭配
    在海绵城市设计中,水生植物是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根据植物生活类型,水生植物可分为挺水型、漂浮型、沉水型和浮叶型。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具有不同的景观特点和生活习性,合理搭配可以美化整体设计效果。
    例如,挺水型植物如荷花、芦苇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以作为景观的焦点;漂浮型植物如凤眼莲、浮萍等,可以覆盖水面,增加景观的层次感;沉水型植物如金鱼藻、黑藻等,可以净化水质,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浮叶型植物如睡莲、王莲等,叶片漂浮在水面上,花朵娇艳欲滴,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设计人员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水生植物品种,并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植物,创造出独特的景观静态美。同时,要设定种植数量,避免过度种植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2. 群植与散植的运用
    群植和散植是两种常见的植物种植方式,在海绵城市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景观需求进行选择。
    群植是将同种或不同种的植物成片种植,形成较大的景观面积,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例如,在湖泊、池塘等大面积水域周围,可以采用群植的方式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营造出自然、野趣的景观氛围。
    散植是将植物分散种植在不同的位置,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例如,在花园、绿地等小面积区域,可以采用散植的方式种植各种花卉、灌木等,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 北方城市的景观设计
    北方城市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在海绵城市设计中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品种。例如,睡莲、芦苇等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可以在北方城市的湖泊、池塘中种植。同时,要注重植物的组团种植和科学搭配,提升观赏性并减少资金投入。
    在北方城市的景观设计中,还可以运用冰雪元素,打造独特的冬季景观。例如,在湖泊、池塘等水域周围设置冰雕、雪雕等景观设施,增加冬季的景观趣味性。

(二)设计艺术绿色屋顶

  1. 绿色屋顶的类型与作用
    绿色屋顶可根据屋顶覆盖面积和作用分为半密集型、密集型和拓展型。不同类型的绿色屋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半密集型绿色屋顶种植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养护管理要求较低,适用于建筑承重能力较弱的屋顶。密集型绿色屋顶种植的植物种类丰富,景观效果好,但养护管理要求较高,适用于建筑承重能力较强的屋顶。拓展型绿色屋顶是在屋顶上设置种植槽或种植箱,种植各种植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屋顶。
    绿色屋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少屋顶裸露面积,美化城市;二是提供休息场所,增加城市的公共空间;三是减少雨水径流,储存雨水,缓解城市内涝;四是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室内环境。

  2. 植物选择的原则
    为达到艺术化的效果,绿色屋顶的植物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应能力强: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能够在屋顶环境中良好生长。
    (2)抗旱性强:屋顶环境相对干燥,需要选择抗旱性强的植物品种,减少浇水次数和养护成本。
    (3)色彩丰富:选择色彩鲜艳、花期较长的植物品种,增加绿色屋顶的景观效果。
    (4)锁水能力强:选择根系发达、锁水能力强的植物品种,能够有效储存雨水,减少雨水径流。
    (5)避免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根系发达的植物可能会破坏屋顶防水层,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能。

  3. 设计方案的调整
    在绿色屋顶设计中,要调整设计方案,保证植物搭配合理,能提供适宜休息区并满足储水要求。具体措施包括:
    (1)合理规划植物布局:根据屋顶的形状、面积和光照条件,合理规划植物的布局,使植物能够充分生长,同时保证景观效果。
    (2)设置休息区:在绿色屋顶上设置休息区,如座椅、遮阳伞等,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观赏的场所。
    (3)加强储水设施建设:在绿色屋顶上设置储水设施,如雨水收集桶、蓄水池等,储存雨水,用于植物灌溉和景观用水。

(三)海绵城市艺术化设计中植物的选择

  1. 乡土植物的优先选择
    乡土植物是指在当地自然生长、适应本地环境的植物品种。在海绵城市的艺术化设计中,应优先选择乡土植物,因为它们具有以下优点:
    (1)适应本地环境:乡土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能够在海绵城市中良好生长。
    (2)去污能力强:乡土植物对当地的污染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净化能力,能够有效地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
    (3)展现地方特色:乡土植物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2. 外来物种的搭配
    在选择乡土植物的同时,也可以搭配经过试验驯化的外来物种,增加物种多样性。但要注意避免物种入侵,选择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外来花卉品种,如郁金香、薰衣草等,与乡土植物搭配种植,增加景观的丰富度和趣味性。

  3. 耐水湿乔木的选择
    对于耐水湿的乔木,如水杉、落羽杉、池杉、垂柳等,是海绵城市设计中常用的选择。这些乔木具有较强的耐水湿能力,能够在水边生长,为海绵城市增添绿色景观。
    同时,耐水湿乔木还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空气;二是能够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三是能够调节气候,降低城市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4. 植物配置的原则
    在海绵城市的艺术化设计中,植物配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为主:选择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植物品种,确保人们的安全和健康。
    (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实现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3)物种多样化:增加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4)注重植物造景艺术配置:通过合理的植物搭配和布局,创造出具有观赏价值的优美景观,实现艺术化的设计目标。

(四)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的整体构图要点

  1. 景观元素的组合与协调
    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的整体构图需要注重景观元素的组合与协调,如水体、植物、建筑等。要使这些景观元素相互融合,形成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空间布局。
    例如,在水体周围可以种植各种水生植物,营造出自然、野趣的景观氛围;在建筑周围可以设置花坛、花境等,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度。同时,要注意景观元素的比例和尺度,使整个景观空间协调统一。

  2. 功能区域的划分
    在海绵城市设计中,要考虑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如雨水收集区、净化区、休闲观赏区等。要使各个区域相互融合又各具特色,实现功能与景观的完美结合。
    例如,在雨水收集区可以设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收集雨水并进行初步净化;在净化区可以种植各种水生植物,进一步净化水质;在休闲观赏区可以设置座椅、遮阳伞等,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观赏的场所。

  3. 色彩搭配的技巧
    在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的整体构图中,色彩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根据季节变化和植物特性,营造出丰富而和谐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春季可以选择一些色彩鲜艳的花卉品种,如桃花、杏花、樱花等,营造出浪漫的春季景观;在夏季可以选择一些绿色植物,如垂柳、香樟等,营造出清凉的夏季景观;在秋季可以选择一些色彩斑斓的树叶品种,如枫叶、银杏等,营造出绚丽的秋季景观;在冬季可以选择一些常绿植物,如松柏、冬青等,营造出绿色的冬季景观。

  4. 地形地貌的利用
    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的整体构图还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打造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景观空间。
    例如,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以设置观景台、亭台楼阁等,为人们提供俯瞰整个景观的场所;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可以设置池塘、湖泊等,营造出自然、野趣的景观氛围。同时,要注意地形地貌的改造要符合自然规律,避免过度破坏生态环境。

(五)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的资金投入控制

  1. 合理规划设计方案
    在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的过程中,要合理规划设计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和资源浪费。具体措施包括:
    (1)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设计规模:根据城市的实际需求和财政状况,确定海绵城市设计的规模和标准,避免过度设计和浪费资源。
    (2)优化设计方案: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建设成本。例如,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些价格适中、美观实用的材料,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3)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在海绵城市设计中可以采用一些节能环保技术,如太阳能照明、雨水收集利用等,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2.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具体措施包括:
    (1)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在海绵城市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的开支。例如,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可以设置池塘、湖泊等,利用自然地形进行雨水收集和净化。
    (2)利用现有植物资源:在海绵城市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植物资源,减少植物种植的成本。例如,在城市公园、绿地等区域,可以对现有植物进行改造和提升,增加海绵城市的功能。
    (3)利用现有建筑设施:在海绵城市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建筑设施,减少建设成本。例如,在建筑屋顶上设置绿色屋顶,可以利用现有建筑的承重结构和防水设施,降低建设成本。

  3. 加强施工管理
    在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高效运作。具体措施包括:
    (1)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返工和浪费资金。
    (2)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因工期延误导致成本增加。同时,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加强成本控制: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严格按照预算进行开支。同时,要注意对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进行管理,避免因变更导致成本增加。

  4. 分期建设的方式
    对于一些大型的景观设施建设,可以采用分期建设的方式,逐步完善,减轻资金压力。具体措施包括:
    (1)制定分期建设计划: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财政状况,制定分期建设计划,明确各期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2)优先建设核心区域:在分期建设过程中,优先建设核心区域,如城市中心区、重要景点等,提高海绵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3)逐步完善周边区域:在核心区域建设完成后,逐步完善周边区域,实现海绵城市的全面覆盖。

最后

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景观艺术造景、设计艺术绿色屋顶、合理选择植物、注重整体构图以及控制资金投入等有效途径,可以实现海绵城市的艺术化设计目标,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特色和经济实力,因地制宜地制定设计方案,注重各要素的协调与融合,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要加强对海绵城市设计艺术化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创新,为城市的美丽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