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柏林系统缸简化建立步骤
标准柏林系统缸简化建立步骤
柏林系统是海水鱼缸中一种重要的生物过滤系统,通过活石和特定的细菌群落来维持水质的稳定。本文将详细介绍柏林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建立步骤,帮助新手更好地理解和操作这一系统。
柏林系统主要由四大组成部分构成:强灯光、强造流、强蛋粉以及最为关键的新鲜活石。其中,活石是柏林系统的核心,其表面和孔隙中栖息着大量的耗氧细菌和厌氧菌,能够将水中的氨(NH3)、铵(NH4)、亚硝酸盐(NO2)转化为硝酸盐(NO3),并进一步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N2)排出缸外。此外,适量的藻类也能对系统起到辅助作用。
柏林系统正常开缸方式
购买活石头
在选购活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石头的新鲜度(论坛中有许多关于如何辨别石头新鲜度的帖子)
- 在同等体积下,选择质量较轻的石头,因为这说明石头的空隙较多,能提供更好的生物过滤效果
处理活石
处理活石时需要特别注意:
- 新鲜活石头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
- 第一步清洗时不必过于在意表面的孢子和钙藻,重点是去除松动的石头块和生物尸体
- 使用老虎钳和铁丝检查每一个缝隙,如果有螳螂虾或螃蟹,一定要果断处理,因为它们可能会对鱼的安全构成威胁,螃蟹还会吃掉珊瑚
- 处理完后反复用海水漂洗,建议漂洗到石头不再释放杂质为止。如果实在没有耐心,至少要确保在清水中漂洗时没有大量杂质释放才可下缸
- 警示:无论何时,石头都应浸泡在海水中,温度保持在18-35度之间
养水阶段
在养水阶段,需要将石头在缸中摊开平放,并用造流直接对石头吹以加快石头释放营养盐的速度。这个阶段通常会持续20-60天,直到出现爆藻现象(藻尖发白为信号)。在此期间,每天的光照时间可以延长至18小时,但养水结束后应恢复到每天8小时。
刷缸
当藻尖发白确定养水结束后,需要用测试剂反复测量2-3次,确保硝酸盐(NO3)和亚硝酸盐(NO2)均为零时,即可进行刷缸。刷缸的具体步骤包括:
- 准备好鱼捞、水桶和刮刀
- 停止主泵、造浪和蛋粉
- 抽掉主缸一部分水
- 取出石头并清洗
- 用刮刀将缸表面的藻类刮除(注意要从底部向上刮,以避免更多的藻类飘入水中)
- 对于小于网眼的藻类,可以通过循环系统交给虑棉处理
刷完石头后,即可开始造景。建议使用最少的石头搭出最大的景,以保证暗流的流通。然后补充新的海水并循环3-4天,即可完成开缸。
关于藻缸的补充说明
藻类可分为高等藻和低等藻两类。所谓的藻缸主要是指高等藻繁殖缸,其理论原理是通过高等藻的光合作用消耗营养盐。而柏林系统则是通过活石中的菌群进行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来处理营养盐。因此,在标准定义上,藻缸在柏林系统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而非主导作用。
设置藻缸的主要好处是能够稳定水质的pH值。当主缸关灯后,由于藻类和光合细菌的影响,水质pH可能会波动。此时,藻缸的灯光可以有效抑制这种波动,使pH值保持在一个更稳定的水平。
然而,设置藻缸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藻类生长除了需要灯光和营养盐外,还需要微量元素。藻类的生长会消耗缸中的微量元素,从而影响珊瑚的生长状态。因此,建议有藻缸的用户定期补充微量元素,以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珊瑚的健康状态和美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