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吃饭的人,皮肤多半不好!尤其是喜欢吃这5种食物的人
这样吃饭的人,皮肤多半不好!尤其是喜欢吃这5种食物的人
皮肤健康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高脂和高糖饮食会显著增加痤疮(痘痘)的风险。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5种可能对皮肤健康不利的食物类型,并提供7种保持皮肤健康的实用建议。
让皮肤保持年轻、清透、健康的状态,充满弹性,是很多人期望的事情。但是,不少人反观自己皮肤的真实状态,却是又干又硬又粗糙,有的人还经常爆痘,这时该怎么办?
其实,有多种食物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Omega-3脂肪酸和锌,有助于预防炎症,减少痤疮爆发,让你的皮肤状态看起来更好。
而如果吃了不利于皮肤健康的食物,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比如引发痤疮(也就是大家日常说的“痘痘”),或影响胶原蛋白的形成,而这一过程对于保持皮肤健康和弹性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123RF
2020年,《美国医学会杂志-皮肤病学》(JAMA Dermatology)发表的一项覆盖近2.5万人的大型研究发现,不健康饮食习惯,尤其是高脂和高糖饮食,与痤疮风险飙升密切相关。
统计数据显示:每天食用一份高脂和高糖食物的人群,目前长痘的风险显著增加54%。
具体到不同食物来看:
- 每天喝一杯(200 ml)含糖饮料,长痘的风险显著增加18%;
- 每天喝一杯(200 ml)牛奶,长痘的风险显著增加12%;
- 长期吃高热量食品,长痘风险显著增加13%。
而且,这种关联也是剂量依赖性的。吃得越多,风险越高。如果一整餐都是高脂和高糖食品,风险更是升高了7倍多!此外,大量吃碳水或饱和脂肪酸,长痘的风险也会分别显著增加43%和290%。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认为,富含动物产品以及高脂和高糖饮料或食物的饮食模式,与成人长痘有关。
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关于皮肤和饮食之间的秘密↓↓
少吃这5种食物
1. 高糖食物
网上流行一句话“吃糖一口,加速变丑”。在日常饮食中,要减少糖分的摄入,不要吃太多高糖食物。
研究发现,高糖(包括高果糖)饮食会破坏肌肤真皮层的胶原蛋白,而胶原蛋白负责皮肤的弹性和紧实度。在胶原蛋白被糖化后,皮肤的柔软度和弹性可能下降,皮肤中的弹性纤维变僵硬,最终形成色斑或皱纹。
想减少糖的摄入量,可以在选择某种食物之前先阅读食品标签,查看相关的营养成分;同时尽量少喝或不喝含糖的苏打水、碳酸饮料等。
2. 高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
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人体摄入一定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对餐后2小时内血糖水平影响的相对指标。
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包括不含添加糖的白粥、白面包、白面条和土豆,也包括含添加糖的饮料和零食。
初步研究表明,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是许多人患痤疮的重要诱因。请记住,痤疮不仅仅是青春期才会出现的问题,很多成年人也难以避免。
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我们吃下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时,身体会产生更高水平的胰岛素,胰岛素激增会引发与痤疮相关的连锁反应。除此之外,长期的胰岛素激增和血糖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让你的皮肤变得更憔悴,甚至出现黑棘皮病,这个病常表现为脖子后面(褶皱处)、腋窝、腹股沟或其他部位,出现天鹅绒一样的黑色皮肤斑点(或条带)。
图片来源:123RF
3. 乳制品
我们日常生活中摄入的乳制品(如牛奶)含有某些类型的类固醇和生长激素,这也会引发痤疮。含有酪蛋白和乳清的蛋白粉、代餐奶昔也存在同样的致痘风险。
如果你打算吃这些乳制品或代餐食品,一定要谨慎,留意皮肤状况。如果担心引发痤疮,有机乳制品可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也可以把牛奶换成豆浆(但需要补充其他高钙食物保证钙摄入量)、把乳清蛋白粉换成植物蛋白粉。
4. 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
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在猪油、牛油、红肉脂肪块(比如猪油渣)、家禽皮(比如鸡皮、鸭皮)、培根、椰子油、巧克力里的可可脂、棕榈油、棕榈仁油、黄油、全脂牛奶、奶酪里常见。它可以促进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但摄入过多有害健康。此外,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与高浓度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有关。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会刺激性激素的产生,从而增加痤疮产生的可能性。为了降低致痘风险,不妨采取富含维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高膳食纤维和Omega-3健康脂肪酸的丰富植物性饮食,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浓度。
5. 钠盐含量高的食物
盐和其他形式的钠可能会给食物增添风味,但摄入过多钠会对皮肤造成损伤。
这表现在几方面:首先,摄入过多钠会让你更容易口渴,饮水不足时可能容易脱水。其次,如果饮水充足,摄入过多钠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导致眼袋和身体浮肿,显得“虚胖”。
想要改善并拥有好皮肤,可以到医院看看营养科和皮肤科,让医生帮你制定适合你的饮食方案和皮肤管理方案,让你的皮肤变得更健康。
此外,除了饮食之外,不良生活习惯也对皮肤状态起着负面影响。据一项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显示,暴露于香烟烟雾和紫外线,可能会导致皮肤加速衰老。但这些因素对皮肤的危害是可以预防和延缓的,比如不吸烟、避免接触二手烟、做好防晒等,都有助于保护皮肤。
保持好皮肤的7种措施
生活中,除了不吸烟、避免接触二手烟和做好防晒外,以下措施也有助于让你保持好皮肤。
1. 食物多样、营养均衡的健康饮食,是保持皮肤健康的重要方式
日常饮食中,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保证鸡肉、鱼、鸡蛋等的食用量,有助于为身体制造胶原蛋白提供所需氨基酸;多吃蓝莓、草莓、树莓和羽衣甘蓝等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摄入抗氧化成分,减少皮肤损伤;少吃、少喝含糖食物和饮料,以减少胶原蛋白的损伤;避免食用超加工食品,以防止对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损害。
2. 规律运动
经常运动不仅对肌肉、骨骼、关节和大脑有益处,还会促进皮肤健康。当我们进行运动时,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增加全身的血流量,从而有助于为皮肤输送氧气和营养。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应做好防晒措施。
3. 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当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皮肤中的细胞会对皮肤进行修复,修补白天的损伤。如果睡眠时间不足,经常失眠、熬夜,会对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产生影响,危害皮肤健康。有研究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在7-9小时的健康成人,皮肤看起来更健康。
图片来源:123RF
4. 通过不同方式缓解、减轻压力
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心理压力还是精神压力过大,都会增加皮质醇激素的产生。过多的皮质醇激素会分解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使皮肤老化加快、看起来暗淡无光,影响皮肤健康。此外,压力过大还会引发皮肤产生更多的油脂,使皮肤出现粉刺、痤疮等。
5. 保持皮肤清洁
皮肤有着“呼吸”的功能,而保持皮肤清洁,有助于让皮肤“呼吸更顺畅”。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早晚洗脸,睡前卸妆;将洗脸次数限制在每天两次和出汗后;洗脸时使用温水,并限制洗澡或淋雨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热水而导致皮脂层被破坏、皮肤缺水。
6. 保持皮肤水分
使用保湿乳液或乳霜,有助于保护皮肤的健康细胞,保持皮肤水分,降低皮肤干燥、瘙痒和皮疹风险。洗脸和洗澡后,应涂抹温和的保湿乳液或乳霜,如“低敏/适用于敏感肌肤”、“无香料”或“不致痘”的护肤品,以帮助皮肤保持水分。
7. 避免重复面部动作
如长时间眯眼、皱眉,或习惯在嘴里叼一根吸管、咬笔头等,这些动作可能会增加皮肤出现皱纹的风险。
除此以外,还应定期检查皮肤,对于新出现的凸起、结节、痣、疮、雀斑以及瘤等,应引起注意,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另外,你可能还想知道:
- 油性皮肤爱长痘,该怎么护理?
- 如何抵抗皮肤衰老?
- 嘴巴周围起一圈“水泡”,是怎么回事?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