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优秀的十位弟子:“孔门十哲”
孔子最优秀的十位弟子:“孔门十哲”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师,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先河。据《史记》记载,孔子门下弟子三千余人,精通六艺的弟子有七十七人。其中,被后人称作“孔门十哲”的十位佼佼者,更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弟子。
颜渊:不迁怒,不贰过
颜渊,名回,字子渊,是孔子眼中最优秀的学生。孔子评价他“不迁怒,不贰过”,即无论什么原因,颜回从不迁怒于他人;而且同样的错误,从不犯第二次。颜回不仅好学、聪明,他的悟性还很高。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闵子骞:孝顺的典范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以孝闻名。孔子曾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闵子骞专心修行,对仕途毫无兴趣,就是不愿意为昏君效命。元代郭居敬编的《二十四孝》和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均将闵子骞孝顺的事迹编入书中,并留下“单衣顺母”、“鞭打芦花”等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
冉伯牛:德行优异的代表
冉伯牛,名耕,字伯牛。作为孔子的弟子,冉伯牛在孔门中也是以德行著称,并享有很高的威望。孔子对冉伯牛也十分器重,他任鲁国大司寇时,冉伯牛曾为中都宰。甚至有些专家认为,冉伯牛在这方面的能力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孔子。
仲弓:德才兼备的典范
冉雍,字仲弓。仲弓的家境一般,父亲地位卑微。孔子曾这样鼓励仲弓:“你好好干就会有出头日,就像杂色的耕牛生下了俊美小红牛,绝对不会被山川神灵舍弃的。”仲弓果然不负众望,做了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做人法则,为政则“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
冉有与季路:政事方面的佼佼者
冉求,字子有。季路,字子路。这两位先贤都在政事方面卓有成就,但彼此特点鲜明,均归属"孔门十哲"。子路性情刚直,从穿著打扮上就是好勇尚武之人。冉有的性格与子路有较大的区别,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法。
宰我:独立思考的代表
宰予,名予,字子我。宰予虽然能言善辩,却与颜回相反,是孔子心目中最不喜欢的学生。当宰予再向孔子求教“五帝之德”时,孔子直接对他说:“你不是五帝那样的人。”言外之意就是:你是没有仁德的人,有必要和你讨论仁德的五帝吗?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宰予的独立思考绝不盲从,也许才是当代学子所需的重要品质。
子贡:儒商鼻祖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在孔子的弟子当中,子贡不仅聪明好学、仁义孝道、能言善辩,还颇讨老师的欢心,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善于经商,深谙经商之道,兼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范。子贡仁义、诚信经商的作风,被称为"端木遗风"。他不仅是孔们弟子中的首富,还被后人尊为儒商鼻祖,并作为财神爷被后世供奉。
子游:南方夫子
言偃,字子游,常熟人。子游是“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的一位南方弟子。子游从老师那里毕业以后,出任武城的县令。他不仅弘扬孔子学说,还使用礼乐教化士民,武城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孔子称赞子游“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被后人尊称为“南方夫子”。
子夏:西河学派的创立者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时晋国人。子夏年龄较小,是孔子后期的学生。他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是熟悉典籍的佼佼者。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孔子去世后,子夏来到了魏国西河讲学,创立了较有影响的“西河学派”,培养了李悝、田子方、吴起、段干木等人在魏国做官,为战国早期强大的魏国做出了贡献。
“孔门十哲”是儒家的杰出代表,为历代儒客们所尊崇,并以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通过他们的事迹,也能使我们从孔子弟子的角度,去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