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和“股份”的两大区别
“股权”和“股份”的两大区别
在商业和法律领域,"股权"和"股份"是两个经常被提及但又容易混淆的概念。虽然它们都与公司的所有权和收益分配有关,但两者在定义、权利和转让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股权和股份的区别,并通过具体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定义不同
股份是一个公司向公众发行的所有权证明书。购买股份即意味着购买了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股份的数量可能是一个数字,也可能是一个百分比。在市场上,股份被交易和买卖。
股份的所有人称为股东。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因此有权参加公司的管理和决策,并分享公司的收益和利润。一些大型公司可能有很多股东,他们的股份可能仅占公司总股本的一小部分。股东的权益通常与他们所拥有的股份数量成正比。
股权是指一个公司或企业的所有权。股权的所有人是股东,而且这些股东可能持有的股份不同。股权包括公司的所有资产、负债和利润。
股权可以通过股份、股票或别的证券来表示。这些证券被认为是股东持有的一种资产。股东拥有股权,并有权决定如何使用公司的利润,以及如何管理和运营公司。
转让要求不同
股权的转让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可以在公司内部股东之间自由转让,但如果对外转让则要受到严格局限:
- 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需要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 股东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意见,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 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股权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的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购买的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股份的转让
不同于上述股权转让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更加灵活,原则上其可以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自由转让,只是对部分人群的股份转让会加以一定的局限:
- 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 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 公司董监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 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有《公司法》规定的除外。
实际案例分析
让我们结合上述解释,来看一个具体案例:
4个合伙人,每人拿出200万,各占股25%,而且按照出资比例来分红,这种情况下股权=股份,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然后我们可以假设另一种情况:如果4个股东中A某和M某既是出资又是出力,C某和L某是纯出钱,在公司运行中双出力的A某和M某提出约定,为了提高决策效率,避免公司内耗,他们要67%以上的股权,保证有控制权,不过还是按照出资比例分红。
案例中A某和M某把股权和股份拆开来,由此我们可得出一个结论,股权是所有权,股份是分红权。所以股份、股权虽然联系紧密,互为本标,但二者在法律上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使用过程中切勿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