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在COP29大会展现应对气候变化积极作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在COP29大会展现应对气候变化积极作为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cn/info/20241126/08fbb47eb0914c2281bb85ff273d897c/c.html

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作为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在此次大会上展现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作为和重要贡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现场

全球气候形势严峻,中国展现积极姿态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今年1月到9月,全球平均表面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值高出约1.54摄氏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Simon Stiell)在开幕式上强调,如果至少三分之二的国家无法迅速削减碳排放,所有国家都须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会上表示,中国希望COP29能给国际社会更大的信心和希望。他强调,应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真正落实《巴黎协定》。发达国家应认真兑现承诺,确保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能力。同时,不能一边大谈应对气候变化,一边无端打压别国的绿色产业,拖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COP29大会发言

中国"双碳"工作成效显著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历来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批缔约方之一,也是最早签署和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之一。中国采取一系列行动,全面推动国家自主贡献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

在COP29大会中国角举办的"节能降碳 中国行动"主题边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晒出了中国"双碳"工作的成绩单:

  • 2023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9%
  • 煤炭消费占比从2013年的67.4%降至55.3%
  • 森林蓄积量达到194.93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65亿立方米
  • 截至2024年7月底,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06亿千瓦,是2020年底的2.25倍,提前6年多实现了2030年装机容量目标


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增长情况

新能源技术创新与应用

在新能源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已经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齐全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下降了80%,2023年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帮助其他国家减碳达到了8.1亿吨。

在甘肃河西走廊,一个"发电加储能"一体化示范项目集热场内波光粼粼。作为国家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的配套项目,这个一体化项目采用了线性菲涅尔发电技术,除了施工难度小、维护方便、安全性高,这项技术的优势还在于可以储能和调峰。今年9月底,这个1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顺利并网发电,标志着国内第一个"光热储能+光伏+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投产。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实现发电4.4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52.1万吨,植树造林140万亩。


甘肃河西走廊光热储能项目

国际合作助力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不仅自身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还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在南非中部德阿地区,由中国国家能源集团负责投资建设运营的风电项目,每年可供应约7.6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1.5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0万吨,同时满足当地3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展了近百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累计实施300多期气候变化相关领域或主题的能力建设项目,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万余人次培训名额。


南非德阿风电项目

面临挑战与未来展望

当前,气候变化依然给全人类带来严峻挑战,极端天气事件时有发生。世界气象组织11月1日表示,随着气温上升,水文循环正在加速,全球正面临着水资源过剩和短缺并行的双重挑战。应对挑战,需要全球共同行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所副所长常纪文指出,从全球层面来看,今后应对气候变化将面临三大挑战:资金问题、全球碳排放量持续增长带来的气候灾害风险、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他强调,中国愿与各方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助力《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所副所长常纪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