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略号后面要不要加标点符号?一文详解省略号的正确使用方法
省略号后面要不要加标点符号?一文详解省略号的正确使用方法
省略号是汉语中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但很多人对其使用规则并不完全了解。本文将详细探讨省略号的使用方法,包括省略号后面是否需要加标点符号、省略号的用法、历史演变以及在不同语言中的应用。
省略号后面可以加句号吗
省略号后面不加句号,省略号后面,除了前后引号、前后括号、前后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 省略号不影响其它标号的使用。
- 省略号之前不是完整的句子,是句内停顿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冒号),除冒号要保留外,其余可以不写。
- 省略号之前是完整的句子,是句尾符号(句号、问号、叹号),应一律保留。这是为了保留原句语气的原貌。
- 省略号后所有停顿符号可以一律不用。
- 省略号后面,除了前后引号、前后括号、前后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省略号的用法
省略号,在汉语中的基本形式是位于中线的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工具书和科技文献有时用三个小圆点,占一个字的位置。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用12个小圆点表示,自成一行,占四个字的位置。
省略号表示行文的省略或说话断断续续。被省略的语言单位可长可短,可以是字、词、短语、句子、诗行以至若干个段落。
-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
- 表示静默或思考。
省略号后面要加标点吗
省略号后面不要加标点;
我国传统习惯在书面上用“上略”“下略”等表示省略,早先翻译西文有人用“此语未完”代替原文的省略号。鲁迅1909年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提出四种新式标点符号,其中“虚线”即省略号表示“语不尽”或“语中辍”。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定名为“删节号”,形式为(······)。
扩展资料
16世纪英国的剧本出现省略号,表示话语被打断,或不完整。早期的省略号形式有一个长横、两三个短横或星号,后来三个小圆点构成的省略号逐渐发展成为省略号的基本形式,用来表示词语省略。词内字母省略则用一短横,例如k-g代表king(国王)。俄语语法著作1831年第一次提到省略号(···)大尉/船长。
西方语文的省略号位于底线。英语句首或句中词语的省略用三个小圆点(···)表示;句子的省略或句末词语省略而仍然成句者用四个小圆点表示,其中第一个或第四个小圆点为句点,其余三点为省略号。如果整段文章或诗行省略,省略号加空加长,独占一行,长度和文章正文或最长的诗行相同,但不顶格。
俄语的词语省略和句子省略一般都用三个小圆点表示,句子省略不像英语用四个圆点,而只在后续的另一个句子开头用大写字母标明。省略号前为问号或叹号时,俄语省略号用两个圆点,如(?··)(!··),第一个省略点为问号或叹号取代。
省略号之后还需要打句号吗
省略号的后面不用标点符号。
表示列举未完有所省略时,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用省略号,就不必再用“等”“等等”或“之类”;用“等”“等等”或“之类”,也就不需要用省略号了。使用中常见有两者并用的。
例如:“报告文学的主题、题材、类型、风格等应该是异常丰富的。”“春花什么都没带,所需的日用杂品全都是娟姐到小卖部替她买来的:热水瓶,脸盆,毛巾,香皂,牙刷,手纸,镜子,剪刀之类。”前例应把省略号去掉,保留“等”。后一例可保留省略号,去掉“之类”。
扩展资料
第一,省略号不影响其它标号的使用。
第二,省略号之前是句内停顿符号(顿号、分号、逗号、xa0冒号),除冒号要保留外,其余可以不写。
第三,省略号之前是句尾符号的(句号、问号、叹号),应一律保留。这是为了保留原句语气的原貌。
第四,省略号后所有停顿符号可以一律不用。
省略号在书写中占两个字的位置,一行或一段文字的开头和结尾都可以书写。但不能上行末尾写一半下行开头写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