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详解三种不同的孔加工工艺,并盘点提高孔加工精度的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详解三种不同的孔加工工艺,并盘点提高孔加工精度的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46777.html

钻孔是机械加工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而提高钻孔精度是许多加工者追求的目标。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种主要的孔加工工艺——钻孔、扩孔和铰孔,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来提升孔加工的精度。

孔加工的不同类型

孔加工主要有三种类型:

1. 钻孔

钻孔是指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的机械加工过程。一般情况下,在钻床上对材料进行钻孔加工时,钻头应同时完成两个运动:

  • 主运动:即钻头绕轴线的旋转运动(切削运动);
  • 辅助运动:即钻头沿着轴线方向对着工件的直线运动(进给运动)。

钻孔时,由于钻头结构上存在的缺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件加工质量,加工精度一般在IT10级以下,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m左右,属于粗加工。

钻孔主要有两种方式:

  • 一种是钻头回转加工件不回转,如在普通台式钻床、摇臂钻、镗床上钻孔;
  • 另一种方式则是加工件回转而钻头不回转,如在车床上钻孔。

这两种不同的钻孔方式所产生的误差不一样,在钻床或镗床上钻孔由于是钻头回转,使刚性不强的钻头易引偏,被加工孔的中心线偏移但孔径不会发生变化。钻头钻孔的加工精度,一般可以达到IT11IT13级,表面粗糙度Ra为5.012.5um。

接下来简单介绍钻孔的操作步骤:

  1. 划线:钻孔前,应首先熟悉图样要求,按照钻孔的位置尺寸要求,使用高度尺划出孔位置的十字中心线,中心线必须清晰准确,并且越细越好,划完线以后要使用游标卡尺或钢板尺进行检验。
  2. 划检验方格或检验圆:划完线并检验合格后,还应划出以孔中心线为对称中心的检验方格或检验圆,作为试钻孔时的检查线,以便钻孔时检查和纠正钻孔位置。
  3. 打样冲眼:划出相应的检验方格或检验圆后应认真打样冲眼。先打一小点,在十字中心线的不同方向仔细观察,样冲眼是否打在十字中心线的交叉点上,最后把样冲眼用力打正打圆打大,以便准确落钻定心。
  4. 装夹:擦拭干净机床台面、夹具表表面、工件基准面,将工件夹紧,要求装夹平整、牢靠,便于观察和测量。应注意工件的装夹方式,以防工件因装夹而变形。
  5. 试钻:钻孔前必须先试钻,使钻头横刃对准孔中心样冲眼钻出一浅坑,然后目测该浅坑位置是否正确,并要不断纠偏,使浅坑与检验圆同轴。如果偏离较小,可在起钻的同时用力将工件向偏离的反方向推移,达到逐步校正。
  6. 钻孔:钳工钻孔一般以手动进给操作为主,当试钻达到钻孔位置精度要求后,即可进行钻孔。手动进给时,进给力量不应使钻头产生弯曲现象,以免孔轴线歪斜。

2. 扩孔

扩孔是用扩孔钻扩大零件孔径的加工方法。扩孔是用扩孔钻对已经钻出、铸出或锻出的孔作进一步加工,以扩大孔径并提高孔的加工质量,扩孔加工既可以作为精加工孔前的预加工,也可以作为要求不高的孔的最终加工。扩孔钻与麻花钻相似,但刀齿数较多,没有横刃。

扩孔的加工精度一般可以达到IT10IT13级,表面粗糙度Ra为0.33.2um。

与钻孔相比,扩孔具有下列特点:

  • 扩孔钻齿数多(3~8个齿)、导向性好,切削比较稳定;
  • 扩孔钻没有横刃,切削条件好;
  • 加工余量较小,容屑槽可以做得浅些,钻芯可以做得粗些,刀体强度和刚性较好。

扩孔加工的精度一般为 IT11IT10 级,表面粗糙度Ra为12.56.3μm。扩孔常用于加工直径小于 的孔。在钻直径较大的孔时(D ≥30mm ),常先用小钻头(直径为孔径的 0.5~0.7 倍)预钻孔,然后再用相应尺寸的扩孔钻扩孔,这样可以提高孔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扩孔除了可以加工圆柱孔之外,还可以用各种特殊形状的扩孔钻(亦称锪钻)来加工各种沉头座孔和锪平端面示。锪钻的前端常带有导向柱,用已加工孔导向。

3. 铰孔

铰孔是用铰刀对未淬火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孔径的加工方法。铰孔的加工精度一般可以达到IT6IT10级,表面粗糙度Ra为0.40.2um。最后是车孔,在车床上车孔主要特征是加工件随主轴回转而刀具做进给运动,其加工后的孔轴心线与零件的回转轴线同轴。孔的圆度主要取决于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孔的纵向几何形状误差主要取决于刀具的进给方向。这种车孔方式适用于加工外圆表面与孔要求有同轴的零件。

铰孔余量对铰孔质量的影响很大,余量太大,铰刀的负荷大,切削刃很快被磨钝,不易获得光洁的加工表面,尺寸公差也不易保证;余量太小,不能去掉上工序留下的刀痕,自然也就没有改善孔加工质量的作用。一般粗铰余量取为0.350.15mm,精铰取为 01.50.05mm。

为避免产生积屑瘤,铰孔通常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高速钢铰刀加工钢和铸铁时,v <8m/min)进行加工。进给量的取值与被加工孔径有关,孔径越大,进给量取值越大,高速钢铰刀加工钢和铸铁时进给量常取为 0.3~1mm/r。

铰孔时必须用适当的切削液进行冷却、润滑和清洗,以防止产生积屑瘤并及时清除切屑。与磨孔和镗孔相比,铰孔生产率高,容易保证孔的精度;但铰孔不能校正孔轴线的位置误差,孔的位置精度应由前工序保证。铰孔不宜加工阶梯孔和盲孔。

提高孔加工精度的方法

  1. 刃磨好钻头是前提

钻孔前应选择好相应的钻头进行刃磨。刃磨的钻头除了保证顶角、后角、横刃斜角准确,两主切削刃长度相等且与钻头中心线对称、两主后刀面光滑外,为便于定心和减小孔壁的粗糙,还应对横刃和主切削刃做适当修磨(最好先在砂轮机上粗磨,再在油石上精修)。

  1. 精确划线是基础

用高度尺精确划线,首先应保证尺寸准确,划线时使划针角与工件划线平面之间形成40°~60°的夹角(沿划线方向),使划出的线条清晰均匀。要注意划线基准面的选择,基准面要加工精确,要保证本身的平面度及与相邻面的垂直度。孔位十字线划出后,为保证钻孔时便于找正,应用中心冲在十字线上冲出中心点(要求冲点要小,位置要准)。

  1. 正确装夹是关键

通常情况下,对于直径小于6mm以下的孔,若精度不高,可用手钳夹紧工件进行钻孔;对于6~10mm的孔,若工件规则平正,可用平口钳夹持,但应使工件表面与钻床主轴垂直。钻直径较大的孔时,必须将平口钳用螺栓压板固定;对较大工件且钻孔直径10mm以上时,应用压板夹紧的方法进行钻孔。

  1. 准确找正是重点

工件装夹完毕,不要急于落钻,应首先进行找正。找正有静态找正和动态找正。所谓静态找正,就是指在钻床启动之前进行找正,使钻床主轴中心线与工件十字线交点对正,此种方法对于初学者安全方便,较为容易掌握,但是由于未考虑例如钻床主轴的摆动等不确定因素,钻孔精度较低。动态找正是在钻床启动后进行找正,在找正的同时,把一些不确定因素均考虑在内,精度相对较高。

  1. 扩孔纠偏

对于孔的位置超差在0.20mm以内的底孔,可采取向纠偏方向推动工件,逐步加大钻头直径进行扩孔方式加以解决。(注意:为了削弱钻头自动定心作用,应适当加大钻头顶角角度)

  1. 修锉纠偏

对于孔的位置超差大于0.20mm的底孔,若仍然采取上述方法,势必会增加扩孔的次数和不同规格尺寸的钻头占有量,延长纠偏的时间。可采取圆锉修锉技术去除多余的偏移余量后,再配以钻扩方式加以解决。

第一步:相关测量计算,先测量出底孔的尺寸误差、形位误差,如超差,相对理想位置,通过计算分析出孔的位置误差值。然后,确定修锉底孔的方向(修锉底孔的方向,为实际孔的位置中心到理想位置中心的连线方向)和修锉孔的形状(修锉孔的形状应接近椭圆状,椭圆的几何中心与理想位置中心重合,椭圆的短轴为原底孔直径,消除孔的位置误差的最小底孔直径,即为椭圆的长轴)。

第二步:选择锉刀和修锉方法,所选的修锉圆锉直径略小于原底孔直径。直径过大或等于底孔直径,圆锉插不进底孔内或修锉时锉削困难。过小易修锉成梨状,使钻头不对称受力,钻孔时产生新的孔的位置偏移误差。修锉时可在台虎钳上用手工修锉,也可借助于钻床主轴的旋转运动,把圆锉夹于钻夹头内,上下移动,推动工件进行加工。薄板件从底孔一端修锉即可;当工件较厚时,对于通孔来讲,应从底孔两端进行修锉,以减少锉内圆弧面与孔口端面的不垂直误差。

第三步:扩孔,所选扩孔钻头的直径应大于工件厚度中间平面的椭圆长轴的尺寸。扩孔应尽量选用短钻头,小的顶角、后角,低速切削。

第四步:检测,检测孔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则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符合图纸规定的技术要求为止。

在钻孔过程中要按照先基准后一般、先高精度后一般的原则,即优先加工或保证基准位置上的孔,或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的孔。

文章来源:木工门户,金属加工,NC加工中心夹具,数控编程社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