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8266 Arduino 开发完全指南:从零开始的环境搭建教程
ESP8266 Arduino 开发完全指南:从零开始的环境搭建教程
本文将手把手教你搭建ESP8266的Arduino开发环境,从软件安装到程序上传,适合零基础的硬件开发入门者。
1. 软件安装与配置 🔧
Arduino IDE 安装
首先需要安装 Arduino IDE(注意:必须使用 2.0 版本以下)。安装要点:
- 建议安装在非 C 盘位置
- 其他选项保持默认即可
ESP8266 开发包配置 ⚙️
Arduino默认只支持对Arduino开发板进行开发,而现在我们要使用其为esp8266开发应用。因此,需要为Arduino添加esp8266的支持包。具体添加方式如下。
打开 Arduino IDE
在Arduino的菜单中,选择【文件】 -> 【首选项】
在【附加开发板管理器网址】中添加:
http://arduino.esp8266.com/stable/package_esp8266com_index.json
这样做,是告诉Arduino软件需要新增一些开发板的支持,其中就包括ESP8266。这些信息可通过这个链接获取。输入之后,点击确定按钮退出。之后,我们需要进入到Arduino的开发管理器中,下载8266相关的开发包。
ESP8266 板卡安装 🎯
依次点击【工具】->【开发板】->【开发板管理器】,进入开发板管理器界面
该界面列出了目前Arduino软件支持的所有开发板相关的信息。搜索 “esp8266”,将过滤显示esp8266相关的信息项
⚠️ 建议安装 2.7.4 版本,其他版本尚未经过测试验证
- 然后点击【安装】,即可自动从网络上下载esp8266的开发工具包到本地计算机上。安装完成后,点击【关闭】按钮退出。
- 下载失败
💡小贴士:由于开发包需要从GitHub下载,国内访问可能不稳定。因此,在下载过程中会极有出现下载速度慢、下载错误等情况,需要多次重复尝试下载。建议使用科学上网工具或在网络良好时段进行下载。
- 下载安装完成之后,再次进入开发板管理,即可在Arduino中看到【ESP8266 Boards】。这就表明Arduino软件现在已经增加了好了对ESP8266的支持。
2. 必备库文件安装(可以通过文件夹直接传输) 📚
需要安装以下核心库:
- IRremote
- JPEGDecoder
- TFT_eSPI
通过【工具】->【管理库】进行搜索安装。
搜索IRremote安装
搜索JPEGDecoder安装
搜索TFT_eSPI安装
3. 数据上传插件配置 🔌
插件的功能是 将定义的数据上传到ESP8266
参考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oxygen23333/article/details/131489092
ESP8266 Sketch Data Upload 插件安装步骤:
- 下载ESP8266插件(ESP32-1.1.zip):访问官方发布页
- 安装插件
将下载的ESP8266-0.2.0.zip解压出来,复制解压中的文件夹如图
- 解压文件到
C:\Users[用户名]\Documents\Arduino\tools
目录
- 如果没有
tools
目录在
C:\Users[用户名]\Documents\Arduino
目录下,创建一个tools文件夹,注意必须是如图一样的命名,一点都不能差!
- 在
tools
中放入解压好的
ESP8266
文件夹
- 重启 Arduino IDE 即可在工具菜单中看到新增的上传功能
⚠️注意:此插件仅支持 Arduino IDE 2.0 以下版本!(2.0.0以上的版本都无法安装该插件)
4. 设备连接设置 🔗
在将这个程序下载到开发板之前,必须告诉Arduino,这个程序是给哪一种型号的ESP8266开发板所使用的,以及下载的时候通过哪种途径下载。
- 选择开发板型号:
进入【工具】->【开发板】->【ESP8266 Boards】,根据自己实际所使用的板子型号,在列表中找到相应的项。
我这里选择的是 “NodeMCU 1.0”
- 选择正确的串口:
确保设备已通过 USB 连接
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USB转串口芯片所对应的 COM 口
在【工具】->【端口】中选择对应的 COM 口
5. 程序编译与上传 ⚡
- 点击【编译】按钮进行代码验证
Arduino会使用其内部的GCC编译器对程序进行编译。如果编译没有问题,则在下方的输出窗口会有相应的编译结果。如果有错误,相关的错误信息也会显示出来。
- 编译成功后,点击【上传】将程序写入设备(相当于将程序下载到ESP8266开发板)
🎉 至此,你已经完成了 ESP8266 的完整开发环境搭建!现在可以开始你的 ESP8266 开发之旅了。
💡提示:如果遇到任何问题,建议先检查开发板型号和端口选择是否正确,这是最常见的问题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