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感性与理性:幸福感平衡的艺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感性与理性:幸福感平衡的艺术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d6de281b19a5

幸福来自哪里?这是一个困扰着无数人的永恒命题。科学研究表明,幸福感不仅仅来源于外在成就或财富,而是由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内啡肽,所决定的。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持久的幸福感呢?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为您揭示答案。

幸福来自哪里?有人说来自心里;有人说来自愿望被满足;有人说幸福是缥缈不定的感觉;还有人说幸福就是健康。都没有错。人不同,幸福的感受不同。既然我们对幸福的体会来自感觉,那么可不可以说幸福就是心灵创造的呢?不仅如此,心灵还创造了我们的生命。生命包括了两个层面,一是物质,一是精神。因此,决定我们对幸福认识深度的是我们对物质和精神的理解。

多巴胺与内啡肽:幸福感的双重引擎

科学研究表明,幸福感不仅仅来源于外在成就或财富,而是由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内啡肽,所决定的。多巴胺是一种与奖励和动机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当人们期待或获得回报时,多巴胺会大量分泌,带来满足感和短暂的快乐。而内啡肽,则是一种天然的“止痛剂”,它在身体活动或精神安慰时分泌,能够缓解压力,提升内心的平静与幸福感。

有趣的是,这两种物质在幸福感的构建中并非孤立存在。多巴胺更偏重短期满足感,而内啡肽则为人类提供更持久的平静与安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单纯追求财富、地位等外在目标,无法带来持续的幸福。幸福感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多巴胺与内啡肽的分泌,满足感性与理性的大脑需求。

长久幸福的秘诀:延迟满足与正向行为

多巴胺的特性之一是适应性,即对于已获得的奖励,人类大脑会逐渐习以为常,从而降低满足感。这解释了为何亿万富翁的平均幸福感并不显著高于普通中产阶层,因为他们对奢侈的生活方式已经麻木了。持续幸福的秘诀,是让多巴胺分泌以“期待-奖励-期待”的形式循环出现,而非一次性释放。

例如,一项关于彩票中奖者的实验揭示了延迟满足的重要性。研究人员比较了一次性获得巨额奖金与定期小额奖金的幸福感差异,发现后者的快乐感更持久。这是因为每月领取奖金的过程中,受试者对奖励的期待感刺激了多巴胺的持续分泌,而不是一次性高峰后迅速回落。由此可见,延迟满足是一种能够有效延长幸福感的策略。

另一个提升幸福感的工具是“动作连接”。根据神经科学的赫布定律,某些肢体动作与情绪状态之间存在双向反馈。比如,自信的人常常站立挺拔、张开双手,而即使是不自信的人,通过模仿这些肢体动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自信感。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提升幸福感:当你主动做出微笑、深呼吸等正向行为时,大脑会分泌内啡肽,让你感到更加平和与满足。

感性与理性:平衡的艺术

人类大脑的感性部分注重眼前的满足,而理性部分则追求长期的意义感。幸福感的秘诀,是在满足短期需求的同时,兼顾长期目标。这种平衡并不容易实现,因为专注短期满足容易导致空虚感,而完全忽略短期快乐,又会让人感到压抑和疲惫。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1. 设计“小目标”带来持续的多巴胺分泌

把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可实现的小目标,例如每月学习一种新技能、每周坚持锻炼三次等。每次实现目标时,都能激发大脑的成就感,让多巴胺分泌更加持续稳定。

2. 培养爱好,触发内啡肽分泌

通过参与音乐、绘画、运动等活动,内啡肽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恢复内心的平静。例如,跑步时常被称为“跑者的愉悦感”,就是因为它能够激发大量内啡肽的分泌。

3. 学会感恩,提升幸福感

感恩是一种内在平和的来源。每天记录三件让自己感激的事情,可以帮助人们将注意力转向生活中的积极面,提升幸福指数。这种习惯也有助于大脑强化对幸福事件的记忆,从而提高内啡肽的分泌水平。

保持长久快乐的思维方式

从科学角度看,长久的快乐心情源自对生活的积极期待与深层次满足感,而这两者离不开多巴胺与内啡肽的协调作用。为了让这两种幸福化学物质维持平衡,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

• 不执着于一次性满足,而是学会通过延迟满足享受期待与收获的过程。

• 定期参与正向活动,让身体与情绪形成积极循环。

• 注重长期意义感,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或目标。

当一个人懂得既满足短期的感性需求,又追求长期的理性意义,就能在生活的起伏中保持内心的安定与快乐。

幸福,不在于外在的强大,而在于内心深处那份平衡与满足。正如王安石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学会安顿内心,便能真正触摸幸福的真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