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武松性格特征:从景阳冈打虎到血溅鸳鸯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武松性格特征:从景阳冈打虎到血溅鸳鸯楼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rongdaizhijia.cn/weishang/744225.html

武松是《水浒传》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故事广为人知。他不仅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更是一个疾恶如仇、崇尚忠义的英雄。本文将详细解析武松的性格特征、装扮变化以及武器使用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位传奇人物。

武松的性格特征

武松是一个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疾恶如仇,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的角色。他的性格特点包括:

  • 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在张都监府杀人后留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 嫉恶如仇、正义、勇敢(对蒋门神)
  • 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对施恩)
  • 不向恶势力低头(怒杀西门庆)

其中,敢作敢当(阳谷私设公堂审王婆,张都监府)是武松最大的人格特点。武松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武松的装扮

打虎时的装扮

武松打虎时的装扮很简单:穿一领新衲红绸袄,戴个白范阳毡笠儿,背个包裹,提了杆棒。此时的装扮只是一个普通的汉子,浑身看不出一丝的杀气。

十字坡出家时的装扮

因杀了都监府的人,武松没办法出家为头陀。施老先生这样描写武松的装扮:

前面发晻映齐眉,后面发参差际颈。皂直裰好似乌云遮体,杂色绦与同花蟒缠身。额上界箍儿灿烂,依稀火眼金睛;身间布衲袄斑斓,仿佛铜筋铁骨。戒刀二口,擎来杀气横秋;顶骨百颗,念处悲风满路。神通广大,远过回生起死佛图登;相貌威严,好似伏虎降龙卢六祖。直饶揭帝也归心,便是金刚须拱手。

此时,浑身上下,杀气腾腾,如同黑煞星下凡。

武松的武器变化

武松善于用刀,但成名还是靠拳头(打虎)。从武松的武器使用来看:

  • 开始时在清河县与本县的机密相争斗时,是用拳头将那机密找昏。
  • 在景阳岗打虎时虽拿了一根棒子,但是棒子没打到虎却打到树枝上折了。只能还是用拳头。
  • 斗杀西门庆时用的是单刀。
  • 打蒋门神时用拳头。
  • 之后大闹飞云浦,怒杀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时都用的是单刀。
  • 逃到十字坡后,张青夫妇送给了武松一对镔铁打造的雪花双刀。自此,这对刀就随着武松上二龙山,上梁山,北上征辽,南下征方腊。

生活化人物武松性格特点

张恨水评武松说:“有超人之志,无过人之才;有过人之才,无惊人之事,皆不足以有成。何以言之无其才而不足以展其志,无其事又不足以应其才之用也。若武松者,则于此三点,庶几乎无遗憾矣,”“天下有些等人,不仅在家能为孝子,在国能为良民,使读书必为真儒,使学佛必为高僧,使作官必为纯吏”。

张恨水的观点代表了大部分人对武松的看法,他们几乎把形体武松看成了传奇式的。但从作者对武松的倾情刻画来看,武松其实被作者刻画成了生活化的。

武松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对武松的生活化描写。生活化描写实质上是一种现实主义手法,它把人物放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其自身的行动来展示自己的性格。作者在《水浒传》中多次运用生活化描写手法,武松是其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

作为一个生活化的武松,有优点也有缺点。作者在刻画这一人物时,紧紧抓住了他的优缺点的彼此消涨过程,让人们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认识武松。

  • 武松赤手空拳景阳冈打虎,为他赢得了深广的声誉,也为他赢得了都头的职位。在送税银出差时,武大郎被西门庆与潘金莲毒死。在去县衙告状不准的情况下,借谢邻请酒取得真实口供,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然后到官府自首,被断配孟州。这段时期的武松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偶尔还有那么一点儿虚荣,但他的英武刚强却永远刻在读者的脑海里。
  • 在孟州,武松帮对他有恩的施恩夺回了被蒋门神霸占的快活林,因而得罪了蒋门神。蒋门神的后台张都监、张团练设计将他当贼捉了。这时的武松虽然也很勇猛,但毕竟有些媚骨,不分青红皂白的知恩图报让人感觉武松似乎分不清是非。
  • 但血的教训让他走向成熟,怨怒之情化作了惊心动魄的反抗行为,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杀了蒋、张等十几口,蘸血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生活让武松认清了现实的社会,他不再向官府投案,而是先上二龙山,后归梁山泊,投身武装反抗的行列。
  • 在反抗官府围剿和攻城夺府的战斗中,武松勇敢坚定,是义军的主要将领之一。他反招安,指责宋江“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后来他在征方腊时被包道乙砍右臂,他不受封诰,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这就是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尽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终究从残酷的现实中,从迷失的自我中醒悟过来,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点,渐渐地走向成熟。这要归功于作者对武松的生活化描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