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枣花前生长发育特点及大棚栽培管理措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枣花前生长发育特点及大棚栽培管理措施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62660387_121123711/?pvid=000115_3w_a

冬枣的生长发育及管理,大致可分为前(萌芽至开前)、中(开花至幼果)、后(果实膨大至成熟)3个阶段。现着重谈一下前期或至开花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与大棚在这一时期栽培管理的主要措施。

冬枣萌芽至开花前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

1. 枣树花芽为当年分化(其它多数果树花芽在上年分化)并具有“同步”“快短”的特点

一般当枣吊长出23mm时花芽分化已经开始,超过1cm时花的各部分已经形成,性器官进一步分化,在枣吊叶腋处出现绿色圆形突起。一个单花完成分化只需6天,一个花序完成分化需要720天,一个枣吊完成分化需30天。

由于花芽分化"育蕾"开花结果与枝叶生长同步进行,且分化速度快、时间短,因而大棚冬枣生长前期必须更加注意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有节奏地调控枝叶旺长。

2. 营养竞争激烈

发芽至开花坐果所消耗的营养主要为树体冬前储存的营养,因分化花芽、育蕾、开花结果与枝叶生长同步进行,对营养的竞争更为激烈。

加强采收后的补养保叶管理,特别是秋施优质基肥,增加营养积累,是保证发芽后健壮生长发育的关键。而对环剥不当、树势衰弱者,务必采取特殊措施及时补救。同时应该重视叶面喷肥补养。

3. 喜温喜光,对温度敏感

春季旬均温度13℃时,树液开始流动,13℃以上开始发芽;16℃以上开始抽枝、展叶和花芽分化;现蕾需19℃以上.发芽至抽枝展叶期温度过高时花蕾发育不良,小而易落;相对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抑制枝条徒长,减少养分消耗,增强树势,缓解树体内营养分配的矛盾.沾化冬枣更属高温型枣树品种,开花期需连续6~7天日平均气温高于24℃的晴朗高温天气,才能保证花粉正常发芽和良好受精。

4. 营养分配的局限性比较明显

根系吸收和运输营养存在同侧效应;枣吊叶片制造的有机营养多数供本枝果实发育;同一枣头合成的有机营养多用于本枣头器官的建造(少部分下运),一般不向别的枣头转运。因而新枣头摘心,控制营养生长,对结果有利。

大棚冬枣萌芽至开花前主要管理措施

1. 适时扣棚与温度、湿度调控

根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重点掌握3个关键环节:

1.1、是萌芽前

防“下凉上焦”地温达不到10℃时,棚内气温控制应不高于25℃,否则会导致发芽不整齐和枣吊花蕾缺位(基部无蕾)现象发生。

1.2、是4月上旬防霜冻

以沟灌水、增加空气湿度为最有效,一般可提高温2~3℃。

1.3、是初吊育蕾期

要特别防止高温旺长,白天气温控制在28~32℃,最高不超过35℃。

2. 抹芽摘心、控制生长

第1次,萌芽期对无用枝(着生位置不好或过密处)的枣头及时除萌,适当部位重摘心,培养木质化枣吊,减少树体的营养消耗。

第2次,在枣头长至1520cm时,对用作培养枝组的枣头摘心,小枝组一般保留12个二次枝,中型枝组保留3~5个二次枝。

第3次,二次枝长至50~60cm时摘心。控制生长也可用PBO或多效唑等生长抑制剂对树体进行化学调控。

3. 肥水管理

大棚冬枣在创造良好的光、温条件的同时,还应重视解决好营养和水分的供求矛盾。

3.1、灌水

为避免生育盛期大水漫灌降低地温(尤其是环剥后40天内根系功能衰退,大水漫灌常导致大量落果),扣棚前须修好沟灌设施,即于树行两侧810cm修畦墚。12月底至1月10日前冬灌。酌情早灌开花水(开花前1215天),以免影响花期坐果作业和花期遇雨棚内湿度过大灰霉病爆发。

3.2、补养

芽前刮除老粗皮后用氨基酸液肥3倍液涂干。枣吊及芽旺长期叶面喷用氨基酸、海藻类液肥800倍液+芸苔素50008000倍液以提高花蕾质量。开花期坐果喷液配加0.1%尿素和20.5%高效速溶硼18002000倍液.

病虫害防治

大棚冬枣生长前期主要控制“两病、一虫”即黑点病、灰霉病和绿盲蝽。在芽体膨大鳞片开裂且搞好清园防治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抓好以下环节的防治:

  1. 黑点病

主要是壮树防病,克服环剥过重的问题,防治好绿盲蝽,减少侵染伤口。化防从开花前至幼果期及时喷药,以中生菌素+苯醚甲环唑较好。

  1. 灰霉病

重点防治措施:一是严格控制棚内湿度。灰霉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花前切忌盲目大水漫灌,如需灌水也宜提早在花前半月进行;遇阴雨天持续封棚保温时,应注意择机适当放风排湿,控制棚内湿度,避免积露或缩短积露时间。二是及时喷药。开花前喷药杀菌剂可选择广谱、内吸型,如对灰霉病有较好防治或兼治作用的戊唑醇等,发病后可喷50%异菌脲悬浮剂1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乳剂1000倍液等。

  1. 绿盲蝽

调查证明,绿盲蝽在枣股芽鳞、剪口及树皮的越冬卵占当地总越冬卵的90%以上,春季随枣树发芽集中危害枣树幼芽、嫩叶。第2代主要危害花蕾和幼果,其危害伤口又诱发细菌性疮痂病和黑点病的发生。重点抓好第1代的喷药防治,早期以毒死蜱、丙溴磷和马拉硫磷为主,后期宜用低毒、不大量杀伤天敌的吡虫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