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甲骨文中的“敦”:从祭祀之礼到婚姻大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甲骨文中的“敦”:从祭祀之礼到婚姻大典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0/06/40526250_1138945561.shtml

用“敦”组词基本上都是好词,形容一个人很敦厚,敦实,淳朴。对了,敦这个字也有“纯”的音。入洞房有一个比较文雅的说法,大家知道吗?周公之礼。

敦字的甲骨文释义

在《甲骨文字典》第602页中,“敦”字的甲骨文写法从“亯”(享)从羊。甲骨文字典解释道:“从亯从羊,亯象穴居之形,此字疑象以羊置于穴居之前,以会饗祀之义。”《说文解字》则解释为:“敦,孰也,从亯从羊,读若纯。”在典籍中经常用这个字来表示“敦”。

敦字的演变

在后世,“敦”字有了新的理解,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品性,如敦厚、敦实,表示一个人诚实可靠。此外,“敦”还有“督促”的含义。在战国时期,“敦”还指一种青铜器,器身呈半圆形球体,有三足或圈足。这种青铜器主要用于放置五谷等祭品。

周公之礼与敦伦

在典籍中,“敦”与周公之礼密切相关。西周初年,为了改变当时民风,周公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婚礼礼仪,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和敦伦七个步骤。其中,“敦伦”特指新婚夫妇的婚姻之实,强调这一过程也要遵循礼仪规范。

结语

“敦”字从甲骨文的祭祀之义,到后世的品性形容,再到特定礼仪的称谓,其演变历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了解“敦”字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礼仪和品德的重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