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越感到孤独的人,对疼痛的感知越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越感到孤独的人,对疼痛的感知越大?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64759

为什么同事一起工作,和家人欢聚一堂,我还是觉得很孤独?孤立带来的痛苦感觉都是消极的吗?感到孤独是因为我们不善社交吗?长期的孤独如何让我们的身心受损?如何修复?本书揭示了“孤独”从神经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对人产生的深层作用机制,并以此来警醒人们重视孤独、改变孤独现状,向着更加阳光、积极、人际密切的方向发展。

孤独会导致注意力缺失、情绪和行为出现紊乱、大脑认知功能受到损伤、难以获得延迟满足。它不仅会改变情绪,还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加速衰老,甚至影响人的压力激素、免疫功能、心血管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错综复杂的生理变化将缩短人的寿命。

——《当大脑陷入孤独》

本文摘录自《当大脑陷入孤独》

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刻感受到孤独的痛苦。这种痛苦可能短暂而轻微,比如在体育活动中最后一个被选进队伍;这种痛苦也可能急剧而强烈,比如配偶或亲密朋友离世。

转瞬即逝的孤独其实非常普遍,我们很容易把这种孤独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不过,毕竟人类本质上还是社会性动物。当人们被问及从哪些方面获得愉悦最能提升幸福感时,绝大多数人认为爱、亲密关系、社交归属感比财富、名声带来的愉悦更重要,甚至比健康还重要。

任何时刻,全世界都有约20%的人(仅在美国,人数就达到了6 000万)正在被强烈的孤独感侵袭,这足以成为他们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鉴于社会关系对我们这一物种具有重要意义,上述现象令人忧心忡忡。

社会隔绝对健康的影响与高血压、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造成的影响不相上下。考虑到这一点,对孤独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10多年来,我们开展的研究表明,在孤独人群占比如此之高的统计数据背后,罪魁祸首往往并不是独处,而是名为“孤独”的主观体验。

无论你与家人欢聚一堂,还是在办公室跟聪明、有魅力的年轻人一同工作,无论你是在迪士尼乐园游玩,还是独自一人坐在市井的破旧旅馆里,都可能会感受到孤独。

长期的孤独感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加速衰老。孤独不仅会改变人的行为,还会影响人的压力激素、免疫功能、心血管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错综复杂的生理变化将影响数百万人,缩短他们的寿命。

请大家记住,每个人都可能时不时地感到孤独。某一刻,你感到孤独,只能说明你是一个人类。不过,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致力于证明,人类需要有意义的社会关系,缺乏这种关系会让人感到痛苦,这正是人类物种被定义的特征。只有孤独持续了很长时间,导致消极思维、消极感觉、消极行为形成持久的自我强化循环时,它才会成为严重的问题。

“UCLA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是一种心理测量工具,研究人员使用它来测评人们的孤独水平。该量表包含了20个问题(见表1-1)。这些问题并不是针对具体信息,而是描述非常普遍的人类感受,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我所说的“孤独者”或“非常孤独的人”,指的是那些在这份量表上得分高的人,无论他们的客观情况怎样。具体测试如下:

表 UCLA孤独量表

资料来源:The UCLA Loneliness Scale (version 3). From Daniel W Russell, "UCLA Loneliness Scale (version 3): Rehabilityy validitt, and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 sonalitt Assessment 66(1 996). Used with permission。

评分标准:对于标有星号的问题,请根据以下等级记录一个数字以表示你的感受:1=总是,2=偶尔,3=很少,4=从不;对于没有星号的问题,请根据以下等级记录一个数字以表示你的感受:1=从不,2=很少,3=有时,4=总是。将所得数字相加以得出你的分数。44分及以上为高孤独感,28分及以下为低孤独感,33~39分表示处于中等水平。

大家还要记住,孤立带来的痛苦感觉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与孤独有关的感觉之所以得到进化,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这一物种的生存。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是依恋理论的先驱,他写道:“与族群分开,尤其是年幼时与特定的照顾者分开,是最危险的事。怪不得所有动物都具有避免被孤立、与他人保持亲近的本能倾向。”

身体疼痛可以保护个体免受伤害。社交痛苦,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孤独,基于相似的原因而进化,它能保护个体免受被人群孤立的伤害。我们的祖先渴望安全,希望成功地把自己的基因复制下去,让后代的寿命足够长,长到足以繁衍,生生不息。

这些都是依靠社会纽带来实现的。孤独感是一种提示,告诉我们那些保护性纽带受到了威胁或储量不足。身体疼痛促使我们改变行为。比如,烫伤产生的疼痛告诉我们要把手指从锅上拿开。同理,孤独也成为一种刺激,促使我们更关注社会关系,主动帮助他人,修复破裂或断裂的纽带。这种痛苦导致我们的行为方式并不总是符合眼前的个人利益,但是它能促使我们突破自我,打开格局。

英语里有表示疼痛的词,也有表示口渴的词,但没有单独、具体的词来表示其相反的含义。当这些令人厌恶的状态消失时,我们不能直接用单独、具体的词来表达。这也说得过去,因为在我看来,这些词没有才是正常的。研究发现,“不孤独”也是一种正常状态,就像“不渴”“不痛”一样。作为人类中的一员,我们必须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感到满足和安全,这是健康和幸福的条件之一。我找不到更好的词语来形容这种“不孤独”的状态,姑且用“社会联结”来形容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