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孩子成长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成长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引用
1
来源
1.
https://3g.yjbys.com/xinli/chengzhang/877841.html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和心理特征。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生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主要关注0-21岁儿童的心理发展。这些阶段包括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愧、主动性与内疚、勤勉与自卑以及身份与角色的困惑。了解这些发展阶段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第一阶段:0至1 岁信任与不信任

  • 正面发展:孩子感受到重要性和被需要,认为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会成为开朗且信任他人的人。
  • 负面发展:表现出极度害怕被遗弃,拼命寻找依赖对象,需要他人照顾,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可能会维持毁灭性的情感关系,展示偏执狂症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需要他人夸奖。

第二阶段:2至3 岁自主与羞愧

  • 正面发展:获得自主能力的感觉,觉得自己对世界有影响力。
  • 负面发展:经常感到自卑、无用,不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把自己塑造成依赖他人的人,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经常作出不恰当的道歉。可能会害怕面对新经验,害怕别人的愤怒。

第三阶段:4至5岁主动性与内疚

  • 正面发展:发展出主动性,能够表达想法和情绪,保持健康的好奇心。
  • 负面发展:害怕犯错,感到无助和内疚,只懂得安慰别人,回避风险,隐瞒错误,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感受,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第四阶段:6至11岁勤勉与自卑

  • 正面发展: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
  • 负面发展:避免参与竞赛或极度喜欢竞争,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凡事要求完美,经常拖延,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第五阶段:12至21岁身份与对角色的困惑

  • 正面发展:能够探索自己的梦想和感觉,改变想法,尝试新方向,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
  • 负面发展: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对自己人生角色感到矛盾,不能订立人生目标,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需要不断地谈恋爱,需要凭拥有的东西、认识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角色。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

  1. 婴儿前期(0-1.5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2. 婴儿后期(1.5-3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 幼儿期(3-6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4. 童年期(6-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5. 青少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6. 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7. 成年中期(25-60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8. 成年后期(6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成长心理发展部分普遍规律

一、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 主要任务:解决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建立安全感。
  • 关键因素:妈妈的有效陪伴。
  • 积极影响:有爱的归属感,自尊自信水平相对高,人际关系较好。

二、婴儿后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 主要特征:自我意识发展最迅速,开始明确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 重要性:对独立思考能力、意志力、专注力的培养很重要。
  • 注意事项:避免打断孩子的探索行为,如在玩水瓶时频繁喂水、擦手等。

三、幼儿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 关键发展:探究能力的迅速发展,包括学习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 阶段划分
  • 3~4岁:行为受情绪支配,模仿性强,思维具体直接。
  • 4~5岁:进入角色游戏高峰期,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
  • 5~6岁:好学好问,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个性初步形成。

四、儿童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 关键任务:通过竞争形成能力。
  • 影响:发展坚毅、自控力、同理心等优秀品质,也可能形成自卑心理。

五、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 主要特征:追求人格独立,自我意识完全独立。
  • 教育建议:完全当大人对待,注重亲子关系的处理,保持亲密又不越界。

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求

  1. 需要被爱与价值感:父母的爱能给孩子安全感与价值感。
  2. 需要安全感:安全感的建立从小开始,影响情绪和智力发育。
  3. 需要规则:规则提供生活的界限和顺序感,是安全感的来源。
  4. 新的学习经验:适当的学习机会有助于智能、语言等人格发展。
  5. 被聆听、被了解的需求:尤其青少年需要被聆听和理解。
  6. 独立自主的需求:两个独立期(2岁左右和12、3岁)对一生影响重大。
  7. 成就的需要:独立完成事情有助于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8. 娱乐的需求:需要无功利的休闲时间,避免心理僵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