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七种美:人生不甘蛰伏,方能令人折服!
惊蛰的七种美:人生不甘蛰伏,方能令人折服!
导读:惊蛰,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节气,不仅唤醒了沉睡的自然万物,更启示着人们要顺应时势,奋发向前。本文从历史渊源、自然现象、文化内涵等多个维度,为您展现惊蛰的独特魅力。
惊蛰,古称“启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春雷一响,春风起了,整个天地万物都有一番新的气象,人生自然也应该有新的面貌。
惊蛰本来叫“启蛰”,西汉礼学家戴德的《大戴礼记》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后来,因为汉景帝的名字叫刘启,为了避讳,把“启蛰”改为“惊蛰”,沿用至今。
“蛰”指冬眠的虫子,是“藏”的意思。惊蛰时分,春雷开始响起,把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虫子都惊醒了,真似“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雷,就是这样威风凛凛地从天而降。
在中国古代,慑于雷的巨大威力,人们一直对雷敬畏有加,将雷奉为神、公。雷崇拜浸润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延续至今。在古人看来,雷是开天辟地的盘古之声音所化,三国时候的学者对此就进行了清楚的记载,慢慢地,雷变得越来越生动,成为具象化的雷神雷公。古人觉得雷是正义之神,能辨世间善恶,惩恶扬善,对暴殄五谷、忤逆不孝、罪大恶极之人,则由雷神“劈死”或“五雷殛死”。古人对雷神雷公的敬仰和信任,非同一般。
惊蛰的雷声,炸响了春天,炸醒了蛰伏一冬的虫鸟,炸出了嫩绿的芽尖,炸醒了我们:“春天来了!”这是一年中最有朝气的日子,沉重灰暗的都已过去,轻盈爽亮的正要到来。
惊蛰拉开了春天的帷幕,生活像含苞待放的桃花,一路走下去总会有惊喜!
江南进入仲春,百花次第绽放:李白如冰雪,桃红如丹砂,松绿如翡翠……惊蛰像一个定时闹钟,惊动百花争妍。
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莺鸟啼,燕子舞,蝶儿忙
树木葱茏,清芬萦回。
有人说,春天不是季节,是内心每一条血脉,都涌动着枝蔓的伸展。我说,春天既是季节,也是心情。一季花开,一段往事。人生相逢一场,何不正像花开一季。
唯有那一刻尽力绽放,姹紫嫣红地灿烂过,方不负此生,不负这良辰美景。
陶潜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春雨淅淅,湿润了广阔的天地,春雷滚滚,惊醒了沉睡的万物。惊蛰时节的绵绵雨水,仿佛生命之水打开了,滋润着干涸了一冬的土地。
柳条吐绿,陌上花开,草木都披上了绿色的外衣。大地、远山都像刚洗过,有一份纤尘不染的洁净,人也变得精神多了。
难怪古人赞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我顺手折下一枝柳条,熟练地用手拧来拧去,抽出里面白色的枝条,做出一支属于春天的笛子。
我把柳笛放在唇间,于是春天的歌声就响起来了。
“惊蛰”,象征着盎然生机,意味着吃苦耐劳的华夏人民将要开始新一轮的耕耘。
“惊蛰”二字,总让人想起睡眼惺忪的小虫子,被远方初始的雷鸣唤醒了。惊蛰一到,雨来了,小草醒了,睡在泥土里的虫子也醒了,泥土下开始涌动生命的节奏,清冷沉寂一冬的田野,浮动起春的气息。
在泥土里穿梭的蚯蚓,在池塘边鸣叫的青蛙,在树林中觅食的松鼠,全都精神抖擞,使春天这张报纸的版面顿时鲜活起来。无怪乎作家苇岸这样感叹:“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这时,燕子要归来了,沉睡的青蛙醒了,昆虫要破蛹,蛇要爬出洞,杨柳枝吐出芽儿,风筝飘向了天空。
天道运行,自有其规,节令就是命令。惊蛰开奏了雷鸣之歌,那清脆明了的雷声,宛若一曲昂扬奋发的交响乐,让万物更具蓬勃生机。
惊蛰时节,人体阳气也继续升发,乍暖还寒的三月,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产生口干舌燥、皮肤干燥、风燥咳嗽等症状。
而梨甘润,能扶脾以调和五脏,避免肝气过旺。因此,此时十分适合吃梨,可以生食、炖煮、榨汁、烤食等。
养生要遵从“春夏养阳”的原则,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
农谚道:“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春雷为鞭策,一年的劳碌重新开始。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此时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开花。
春从前几日的嫩芽,一夜之间长成万里青田。让人惊叹一声雷带来的天翻地覆。
惊蛰唤醒农民去劳作,唤醒各行各业的人,生发阳气,振奋精神,迅速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
在这仲春时节,人们播种、施肥、灌溉,用辛勤的劳动来换取未来的收获。
从《易经》的角度看,惊蛰节气对应的是六十四卦中的大壮。雷天大壮的上卦为震,震为雷;下卦为乾,乾为天。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雷声轰轰作响,惊醒万物。
在漫长的冬季里,万物都在寒冷中积蓄着自己的力量。惊蛰一到,蛇虫惊醒,草木发芽,积蓄一冬的力量,马上爆发出来。
萧索的冬日,不出几日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易经》里讲: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因此“惊蛰”这两个字,还包含更深层的涵义——顺时而动、应势而为。
在时运不济的时候,默默蛰伏,积蓄力量。在环境好转的时候,顺势而为,惊起奋进。
“一年之计在于春”,惊蛰是给人的一次惊醒和棒喝:春天来了,努力生活吧。
惊蛰不仅是要自然界的生物醒过来,也启示人间生命要醒过来,个人乃至一个社会如果长久地昏睡,那就是不道者,违背天地之道。愿我们的生命中,都会遇见一些如“春雷”般的人。当你装睡、昏睡、贪睡的时候,他们会对你说:“嗨,清醒清醒。”这样的人,要特别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