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巴菲特何时、何地、为啥推荐指数基金?一文梳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巴菲特何时、何地、为啥推荐指数基金?一文梳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1237269423/318537834

股神巴菲特在公开场合从不推荐任何股票和基金,但他从1993年开始一直连续数年建议普通投资者投资被动指数基金。从《指数基金的诞生历史》中我们了解到在指数基金理论诞生初期巴菲特遭到莫名诋毁,巴菲特还以九位超级投资者的业绩为例予以了反击,但长期取得超额市场收益的他为何转而热捧以获取平均收益为目标的指数基金呢?我们可以从他15次的推荐语录以及那次著名的“世纪赌约”中发现端倪:

一、15次公开推荐

(1)在《致股东的信1993年》中写道:“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投资者通常都能打败大部分的专业基金经理。”

(2)在《致股东的信1996年》中,巴菲特第二次谈指数基金:“对于各位的个人投资,我可以提供一点心得供大家参考: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方法是购买管理费很低的指数基金。扣除各种费用后的指数基金投资收益率,肯定能够超过绝大多数投资专家。”

(3)1999年,巴菲特对先锋基金创始人约翰•博格的《共同基金必胜法则》评价说:“令人信服,非常中肯而切中时弊。这是每个投资者必读的书籍。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博格为美国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4)在《致股东的信2003年》中说:“那些收费非常低廉的指数基金(比如先锋基金公司旗下的指数基金)在产品设计上非常适合投资者。我认为,对于大多数想要投资股票的人来说,认购成本低廉的指数基金是最理想的选择。”

(5)在《致股东的信2004年》中分析了普通投资者亏损的原因,并又一次推荐指数基金:“过去35年来,美国企业创造了优异的业绩,按理说股票投资者也应该相应地取得优异的收益,只要大家以分散且低成本的方式投资所有美国企业即可分享其优异业绩,通过投资指数基金就可以做到,但绝大多数投资者很少投资指数基金,结果他们投资股票的业绩大多只是平平而已,有的甚至亏得惨不忍睹。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成本太高,投资者买入卖出过于频繁,或者费用支出过大;第二,投资决策是根据小道消息或市场潮流做出的,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量化分析上市公司做出的;第三,盲目追涨杀跌,在错误的时间进入或退出股市。”

(6)在《致股东的信2005年》中巴菲特直接指出:“投资管理机构及基金经理,向他们的客户收取大量费用。然而,将这些机构和经理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他们是通过收费让客户赚得更少,让客户的回报率落后于最简单的指数基金被动投资。”(《这些基金有毒,之高费率基金》)

(7)2006年, 发起著名的“世纪赌约”,详细介绍见本文第二部分。

(8)2007年,巴菲特受CNBC电视采访时说:“我个人认为,个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就是买入一只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并在一段时间里保持持续定期买入。”

(9)2008年,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被问道:“如果你只有30岁,没有其他经济依靠,只能靠一份全日制工作谋生,没有办法每天进行投资,假设你已经有些储蓄足够支撑你一年半的生活开支,那么你攒的第一个100万元将会如何投资?”巴菲特回答:“我会把所有的钱投资到一个低成本的追踪标普500指数的指数基金,然后继续努力工作。”

(10)在《致股东的信2013年》中巴菲谈到他去世后的资金管理问题:“我的钱将会投到指数基金里……遗赠将会把现金配置到为我妻子设立的信托当中。我对信托公司的要求非常简单:持有10%的现金购买短期政府债券,另外90%配置在低费率的标普500指数基金上(个人推荐先锋集团的基金)。我相信遵守这个策略,信托的长期业绩会战胜大多数聘请了高费率管理人的投资者——无论是养老金、机构还是个人。”

(11)在《致股东的信2016年》中写道:“如果要树立一座雕像,用来纪念为美国投资者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那么毫无疑问应该选择约翰博格。约翰早年经常受到投资管理行业的嘲笑。然而,今天,他很满意地知道,他帮助了数百万投资者,使他们的储蓄获得了远比他们本来能赚到的更好的回报。他是他们和我的英雄。”

(12)在《致股东的信2017年》中,巴菲特用了3000字左右的篇幅谈到赌约一事,再次推荐指数基金。

(13)2020年,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说:“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事情就是持有标普500指数基金。”普通投资者应该长期买进宽基市场指数,而不是听从别人的选股建议。

(14)2021年,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说:“我认为普通人不会选股。大多数投资者从长期来看,会受益于标普500指数基金,而不是挑选个股,甚至包括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我推荐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但我从未向任何人推荐伯克希尔,因为我不希望人们因为觉得我在给他们灌输什么东西而去买它。在我去世时,有一个基金其中90%将购买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

(15)2024年,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再次被问到遗嘱问题,他说:“虽然自己每三年修改一次遗嘱,但仍然建议妻子将遗产的 10% 分配给短期政府债券,90% 分配给低成本的标普500指数基金。”

二、“世纪赌约”

2006年,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第一次提出了这个赌局——赌对冲基金不能长期战胜市场。

赌约发出后,整个华尔街一片寂静,最后只有一名职业投资经理人——泰德·西德斯(Ted Seides)站出来回应了巴菲特的挑战。

谁给了泰德勇气?

泰德是华尔街对冲基金门徒合伙基金公司( Protégé Partners)的联合经理人,这家公司成立了一只投资对冲基金的基金,专门为养老金和私人银行打理资产。截至2007年,已帮助客户管理了35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回报率高达95%,轻松击败美股市场整体回报。傲人的业绩让他有足够的信心赢得挑战。

除了自身的实力外还有两个先天的有利条件:

(1)对冲基金在市场的上涨和下跌中都可以获益;

(2)比起巴菲特在赌局中给出的标普500指数,对冲基金能投资的品种也要多得多。

当然泰德也知道对冲基金与指数基金相比最大的劣势是费用,但泰德相信,通过挑选最好的对冲基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当时标普500的估值极高,而且人们并没有注意到正在酝酿中的金融危机。而对冲基金行业就像海盗一样,更善于在风暴中航行。

以上缜密的分析是泰德的勇气来源。

泰德最初打算以10万美元,即以巴菲特的年薪跟巴菲特赌,但巴菲特想让赌局变得更有趣,以及考虑到10年的时间长度,巴菲特表示只对50万美元以上的赌注感兴趣。但这个金额对泰德个人来说有点多了,于是Protégé Partners公司成了巴菲特赌局的对手方。双方约定各拿出318250美元购买了50万美元面值的美国国债,这样到2018年赌局结束时就能拿到50万美元,合计100万美元。不过在赌期结束后这笔赌资的真实价值不是100万美元,而是222.2279万美元,这是因为在2012年11月的时候债券市场异常,仅有0.88%的年化收益,而当时标普500仅仅股息分红的年度现金回报率都有2.5%,是债券收益的3倍,于是双方及时地在2012年年底把赌注从所投资的国债转换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多么英明的决定。

为了保证赌约的公平、公正和有效进行,2007年底,巴菲特在长赌网站(网页链接) 正式发起了赌约,以泰德为代表的Protégé Partners公司应战。

正方:巴菲特选定的是先锋集团的Vanguard S&P基金,即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代表市场)。

反方:泰德选了5只对冲基金,取其平均业绩作为代表。这5只FOF基金的基金经理们拥有巨大的权力,他们在这十年里可以随意更换组合里的对冲基金,去投资新的明星基金,抛弃旧的表现不好的基金,这意味着泰德的基金表现不会因为某一个基金经理人的表现好坏受到影响。

赌期:10年,即从2008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业绩衡量标准是扣除所有费用之后的基金净值。

:Long Bets是一个有意思的管理长期赌注的非盈利组织,由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资助成立。这个平台鼓励的是那种友好性质,不严肃但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的赌局。巴菲特的这个赌局正符合要求。

平台规则:“赌点提出者”在该网站上发起一个赌约,等待一个持相反观点的人应约,当一名“怀疑者”站出来时,赌局双方分别在Long Bets上下注,并各自指定一家慈善组织作为他们赌局获胜的受益人,当赌局结束时,Long Bets将赌资支付给获胜的慈善组织。

巴菲特为什么要发起赌约?

要知道巴菲特是很讨厌赌博的,即使是10美元的赌局他都不愿意参加。(详见《如何考察一名基金经理的能力和水平?》)

从第一部分内容可以看到,巴菲特从1993年就开始呼吁普通投资者最好买指数基金,然而美股从1982年开启了长达18年的大牛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都认为自己是投资高手,不屑于获取平庸的平均收益,没人相信巴菲特的忠告。因此巴菲特希望通过事实来说服大家,就有了这个赌约。

2008年6月,巴菲特的朋友著名记者卡罗尔·卢米斯(Carol Loomis),在《财富》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

事实上,巴菲特一开始估计自己获胜的概率大约在60%,因为对手是“充满智慧、激情和信心的精英团队”。

泰德则认为,自己获胜的概率能达到85%。他说:“幸运的是,我们要打败的是标普500,而不是巴菲特。”

而且第一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巴菲特挑选的指数基金下跌了37%,但泰德的对冲基金则仅仅下跌了20%,这似乎也印证了泰德认为对冲基金在下跌市场更善于航行的想法。

但时间是最好的检验官,2017年,十年之约到期时,巴菲特选择的标普500指数基金累计涨幅125.8%,而泰德·西德斯的A~E五只对冲基金组合中,表现最好的C基金组合累计涨幅87.7%,D基金则在2017年被清算。

来源:巴菲特致股东的信2017

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2017》中对这次赌约进行了总结:

1、虽然市场总体上是理性的,但偶尔也会做出疯狂的事情。在那种时候抓住机会并不需要超群的智商,不需要经济学学位,也不需要懂得Alpha值和Beta值等华尔街术语。那种时候投资者需要的是一种能力:不理会那些乌合之众的恐惧或热情,而是重点关注一些简单的基本面。另外,愿意在一段持续的时间里给人留下无趣的印象——甚至于看起来就像个傻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2、股票的风险不一定比债券高。长期投资者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将他们投资组合中债券和股票的比率作为衡量其投资的风险,但通常在一个投资组合中,高等级债券会增加投资组合的风险。

3、坚持重仓于绩优股, 轻松决策,避免频繁的交易

这场赌局,同时也标志着投资行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如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股票基金是一只指数基金,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债券基金也是一只指数基金。几乎每个人,都已经直接或间接地从指数基金中受益。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曾在2009年说过一句名言:“金融业在过去20年做出的唯一有价值的创新就是自动取款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