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装安全知识专项培训
起重吊装安全知识专项培训
在各类工程建设与工业生产中,起重吊装作业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其高风险性也不容忽视。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率,进行安全知识专项培训,特别是针对起重吊装的风险识别与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起重吊装风险识别
作业现场吊装风险识别
起重吊装作业现场复杂多变,潜在风险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吊索具或附件、吊点断裂或滑脱:作业前未进行试吊,导致吊索具或附件存在缺陷未被发现,吊点设计不合理或强度不足,均可能引发断裂或滑脱事故。
起重机吊臂(悬梁)倾覆或钢丝绳断裂:起重机操作不当,如超载、急停急启、风力过大未采取稳定措施等,可能导致吊臂倾覆;钢丝绳老化、磨损严重或选型不当,则易发生断裂。
吊件突然摆动、倾覆、旋转伤人:吊件未正确绑扎固定,或作业人员站位不当,吊件在起吊、移动过程中因外力作用发生意外移动,对周围人员构成威胁。
起吊后用手去碰吊索或吊物致夹手压脚:作业人员未使用引绳控制吊物,直接用手接触吊索或吊物,极易造成夹手压脚事故。
高空吊装坠落伤人:高空作业时,吊物未稳定悬挂或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带,一旦吊物脱落或人员失足,后果严重。
吊索具、吊物碰到带电体触电:作业区域内有未断电的高压线或裸露电线,吊索具或吊物在移动过程中可能触碰,导致触电事故。
吊车转盘旋转伤人,收支撑夹手夹脚:吊车转盘操作时,周围人员未保持安全距离,或在收放支撑时操作不当,易造成夹伤事故。
吊装人员安全
吊装示意与安全管理
专业队伍进行起重吊装:确保所有吊装作业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执行,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有效证件。
信号指挥人员持证上岗:信号指挥是吊装作业的关键,指挥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熟悉吊装方案,能够准确传达指令。
划定施工作业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和监护人员:明确作业区域边界,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指派专人监护,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起重回转半径与高压电线保持安全距离:确保起重机回转半径内无高压电线,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保持安全距离。
起重作业现场人员安全站位
专项施工方案:每项吊装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作业流程、风险评估、应急措施等。
设置警戒和明显标志:作业区域周围设置警戒线,悬挂安全警示牌,确保所有人员明确作业范围。
人员站在安全位置:作业人员应根据吊物重量、形状及作业环境,选择安全站位,避免站在吊物可能坠落或摆动的路径上。
专人指挥,其他人员服从指挥:作业现场应有一名总指挥负责全局调度,其他人员必须严格服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常见错误吊装过程分析
通过分析历史事故案例,总结常见错误吊装过程,如吊索具选用不当、吊点设置不合理、超载作业等,组织学习讨论,提高作业人员的风险意识。
装载重量、重心和重量分配
正确计算装载重量,合理确定重心位置,是确保吊装作业安全的基础。作业前应对吊物进行全面检查,包括重量估算、重心标记,以及根据起重机性能合理分配重量,避免超载或偏载。
钢丝绳夹使用注意事项
钢丝绳夹不能当卸扣用:钢丝绳夹设计用于固定钢丝绳,不可替代卸扣使用,以免损坏夹体或降低夹持力。
绳夹鞍座必须在长绳端:安装时,确保绳夹鞍座位于长绳端,以承受更大的拉力,防止滑脱。
选择匹配的钢丝绳夹和配套螺栓:根据钢丝绳直径选择合适的钢丝绳夹,并使用配套螺栓紧固,确保夹紧力符合要求。
钢丝绳夹只能卡两股钢丝绳:每个钢丝绳夹应仅用于夹紧两股钢丝绳,不得多股叠加使用,以免影响夹紧效果和安全性。
受载后需进一步拧紧螺母:在吊装作业开始前,特别是在吊物受力后,应再次检查并拧紧钢丝绳夹的螺母,确保夹紧力不因振动或负载变化而减弱。
吊绳使用注意事项
吊绳作为连接起重机与吊物的关键部件,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吊装作业的成功与否。因此,在使用吊绳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检查吊索铭牌、磨损、扭结、压扁、鸟笼等损坏:每次使用前,应对吊绳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其铭牌信息清晰,无磨损、扭结、压扁、鸟笼(即多股绳缠绕在一起)等损坏现象。
避免使用钢链:除非特定情况下且经过特别设计,否则应避免使用钢链作为吊绳,因为钢链在受到冲击或突然加载时,可能因链环断裂而造成事故。
吊绳选择与使用
根据吊物重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吊绳:吊绳的规格和类型应根据吊物的重量、形状以及吊装方式来确定,确保吊绳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正确绑扎吊物:吊物应使用合适的绑扎方法固定于吊绳上,确保吊物在吊装过程中不会滑落或转动,同时避免对吊绳造成损伤。
避免吊绳与尖锐物体接触:在吊装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吊绳与尖锐物体(如边角、突出物等)直接接触,以免割伤吊绳。
防止吊绳打滑的方法
使用防滑装置:在吊绳与吊物或吊钩接触处,可使用防滑垫、防滑套等防滑装置,增加摩擦力,防止吊绳打滑。
正确调整吊绳角度:吊绳与吊物之间的夹角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通常建议不超过60度,以减小吊绳受到的侧向力,降低打滑风险。
控制吊装速度:在吊装过程中,应合理控制吊装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吊绳受力不均或打滑。
吊钩、卸扣使用注意事项
检查吊钩、卸扣的完好性:每次使用前,应对吊钩、卸扣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其无裂纹、变形、磨损等缺陷。
正确安装吊钩、卸扣:吊钩、卸扣应按照制造商的说明正确安装,确保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吊钩、卸扣的螺纹或连接部位。
避免超载使用:吊钩、卸扣的承载能力应与其规格和类型相匹配,严禁超载使用。在吊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吊物重量,确保不超过吊钩、卸扣的承载能力。
吊车的固定
十不吊原则
为确保吊车作业的安全性,应严格遵守以下“十不吊”原则:
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不吊:吊车的起重能力有限,严禁超载或超出其性能范围进行吊装作业。
吊物下方有人不吊:在吊物下方或可能坠落的区域内,严禁有人停留或作业。
信号不清楚不吊:吊装作业中,信号指挥是关键。若信号不清楚或存在误解,应暂停作业,待信号明确后再进行。
吊物上站人不吊:吊物上严禁站人,以免在吊装过程中发生意外。
埋在地下物不吊:对于埋在地下的物体,由于其重量和位置难以确定,严禁进行吊装作业。
斜拉斜牵物不吊:斜拉斜牵物易导致吊车失稳或吊物滑落,严禁进行此类作业。
散物捆扎不牢不吊:对于散装的吊物,必须捆扎牢固,确保在吊装过程中不会散落或滑动。
零小物无容器不吊:对于零散的小物件,应使用合适的容器进行装载,以免在吊装过程中丢失或伤人。
吊物重量不明,吊索具不符合规定不吊:在吊装前,必须明确吊物的重量,并选用符合规定的吊索具进行作业。
六级以上强风不吊:在六级及以上的强风天气下,严禁进行吊装作业,以免因风力过大导致吊车失稳或吊物脱落。
流动式起重机安全装置要求
流动式起重机,如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等,因其灵活性和机动性,在各类吊装作业中广泛应用。为确保其作业安全,应满足以下安全装置要求:
起重力矩限制器:这是流动式起重机的重要安全装置,能自动检测出起重机当前的起重力矩,并与额定起重力矩进行比较。当实际起重力矩超过额定值时,限制器会发出警报并停止起重机的进一步提升或变幅动作。
起重量限制器:该装置用于限制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量,防止超载作业。当吊物重量超过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时,限制器会发出警报并切断起重机的提升电源。
高度限位器:用于限制起重臂或吊钩的上升高度,防止因高度过高而导致的倾覆或碰撞事故。
防倾翻安全装置:通过传感器监测起重机的倾翻角度,当角度超过安全范围时,装置会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停止起重机动作或降低吊物,以防止倾翻事故。
防风装置:对于在露天环境下作业的流动式起重机,应配备防风装置,如防风锚定装置、防风夹轨器等,以确保在强风天气下的稳定性。
塔吊附墙装置和基础要求
塔吊作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关键设备,其安全性至关重要。附墙装置和基础是塔吊安全的重要保障,应满足以下要求:
附墙装置:塔吊在升高过程中,需通过附墙装置与建筑物连接,以增加其稳定性。附墙装置应设计合理,连接牢固,且能够承受塔吊产生的水平和垂直荷载。
基础要求:塔吊的基础应根据其型号、规格和作业条件进行设计,确保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基础应设置在坚实的地基上,且应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打桩、浇筑混凝土等,以满足塔吊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门吊防风措施
门吊,即门式起重机,常用于室内或室外的大型物件吊装。由于其结构特点,门吊在强风天气下易受风力影响,因此应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
设置防风锚定装置:在门吊的适当位置设置防风锚定装置,如地锚、墙锚等,以便在强风天气下将门吊牢固地锚定在地面或建筑物上。
加强门吊结构的抗风设计:在门吊的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其抗风性能,通过优化结构、增加材料厚度等方式提高其抗风能力。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门吊的防风装置和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能够有效应对强风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