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反诈预警丨@全体青少年 这份防诈指南你一定要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反诈预警丨@全体青少年 这份防诈指南你一定要看!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62851

快乐暑假已过半,广大学生放假在家。然而,诈骗分子也将诈骗之手伸向了毫无防备之心的青少年。截至目前,已发生多起暑期学生被骗案件。以下是真实案例,请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低价买游戏皮肤?诈骗

8月1日,家住瑞金市瑞林镇的小学生飞飞,在家中玩爷爷手机时,发现钉钉APP上有人加其好友,说可以低价购买某精英手游皮肤。正巧,这就是飞飞现在最爱玩的游戏。

按捺不住诱惑,飞飞与该男子钉钉视频后,按照男子要求,偷偷拿了奶奶手机,扫描对方的收款二维码,向男子先后转账16笔钱,共计20132.34元。

付过钱后,飞飞憧憬着马上到手的游戏皮肤,但向该男子索要游戏皮肤时,男子已将其钉钉号拉黑,飞飞才意识到被骗,但为时已晚。

低价皮肤 • 不听不信

由于小学生年纪小,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家长应加强对手机的监管,避免小学生自己支付大笔钱财;也应告诉孩子,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点,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明星助理”加你好友?诈骗

8月2日,家住南康区的中学生婷婷,在QQ群内聊得热火朝天时,群里一个自称是“某某助理”的人,添加了其为QQ好友。对方让婷婷添加其微信,称有粉丝活动可以及时通知婷婷,并通过QQ视频,让婷婷利用其妈妈的微信,扫描对方的微信码,扫码后微信立刻被扣款了99.89元。

此时婷婷还没有警觉是诈骗,对方又让其添加了一名“主管”,“主管”让婷婷用妈妈微信号,在某微信公众号上购买了5张千元电子卡,又让婷婷将银行卡的钱提现到微信零钱内,这时被婷婷妈妈发现制止,婷婷才知道这是诈骗,共损失5099.89元。

追星诈骗 • 擦亮慧眼

目前,“追星”低龄化的趋势愈发明显,骗子就是利用了粉丝追星的冲动以及青少年警惕意识不高,将其引入圈套之中。家长要谨防孩子遇到诈骗进行转账,同时要引导孩子理性追星、自我保护,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免费送礼还能刷单挣钱?诈骗

8月2日,在校大学生小瑞玩手机时,收到一则短信称,加微信赠送小米空调。小瑞没多想就添加了对方微信,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某米APP,对方在APP里将小瑞拉进一个刷单兼职群,进群后小瑞就开始接任务刷单,先后转账两笔共4000元给对方,不仅没返利、钱还不退回,APP也登不上了。

兼职刷单 • 返利诈骗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请勿被眼前的暴利所诱惑,不要轻信“免费送礼”等刷单返利骗局,涉及金钱交易,需提高警惕,切勿随意转账给陌生人。

好友求助帮忙转账?诈骗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校大学生的小陈也遇到了诈骗。近日,小陈在QQ上收到好友消息,请求小陈帮忙转钱给别人,然后将钱转到小陈的银行卡上。小陈认为是好友,碍于情面,也是举手之劳,就通过对方提供的微信二维码扫码,以及在微信群发红包的方式,总共转给对方3400元,但好友却一直没把钱转回自己卡上。

于是小陈联系上了好友本人,好友说自己没有请小陈帮忙转账,小陈才明白被骗……

假冒熟人 • 不宜轻信

在社交平台QQ、微信、微博、抖音等遇到“好友”要求转账或垫付资金时,一定要拨打电话或当面确认对方身份,以免被骗;如对方以“不便通话”“情况紧急”等理由回避,要提高警惕,切勿碍于情面而盲目相信对方,更不要未经核实便向陌生账号转账,以免被骗。

警方提示

暑假以来,学生们触网时间增多,针对学生群体的各类网络电信诈骗也呈现多发态势,诈骗分子利用学生群体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实施诈骗。

请广大家长和学生务必高度警惕,增强防骗意识。凡事多留个心,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提高警惕,不要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