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清“借”和“贷”?一文详解借贷记账法
如何分清“借”和“贷”?一文详解借贷记账法
在学习财务知识时,很多人会被"借"和"贷"这两个字弄迷糊。有时"借"表示增加,在其他时候"借"又表示减少。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概念,本文将详细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首先,要说明的是"借"和"贷",不代表字面理解的借款或者贷款之类的意思,这两个字仅仅只是个符号,不代表任何含义,你甚至可以用x和y来代替。不过,这个"借"和"贷已经是咱们会计记账里约定俗成的符号,我们当然不能另起炉灶。
在说"借"和"贷"之前,我们先简单说下 资产负债表 。
我们知道,资产负债表分三个部分: 资产 、 负债 和 所有者权益 。资产一般放在表格的 左边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放在表格的 右边 ,如下图所示。
表格的左边代表 钱的去向 ,形成 资产 ;表格右边代表 钱的来源 ,形成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如果是借的钱或者欠的钱,就记录为 负债 ,如果是股东投入或者公司自身产生的利润就记录为 所有者权益 。
钱的来源=钱的去向,这就是会计恒等式的由来,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等式永远都是成立的,如果不成立,那一定是哪个数据算错了。
根据这个会计恒等式,会产生很多种算术变化。
比如,可以是资产内部不同科目的增减;也可以是右边增加负债,同时左边增加资产;还可以是右边减少所有者权益,同时左边减少资产。反正,不管怎么变化,每一笔经济业务的产生,都要使这个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增减额要相等。
为了反映这个增减变化,就引入了"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这就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这两个符号的增减意义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代表【钱的去处】的科目,借是增加,贷是减少;代表【钱的来源】的科目,借是减少,贷是增加。
比如对资产负债表而言,表左边的 资产 代表钱的去处,所以资产增加用"借",资产减少用"贷"。表右边的 负债 和 所有者权益 代表钱的来源,所以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的减少用"借",增加用"贷"。
根据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以有"借"必有"贷",不然这个等式就不成立了。
是不是有点绕?
我们借用网络上的"手掌"记忆法来说明这个借贷关系,如下图所示。
伸出你的双手,手掌面向自己,左手代表钱的去向(比如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利润表里的成本和费用),右手代表钱的来源(比如资产负债表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利润表里的收入)。
然后想象每只手掌的 大小拇指 分别代表借贷记账的双方。
左手掌的大拇指代表借方,小拇指代表贷方,大拇指比小手指大,所以,左手掌的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
右手掌也是同理。
右手掌的小拇指代表借方,大拇指代表贷方,小手指比大拇指小,所以,右手掌的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
好了,技巧有了,咱们拿实际的案例练练手。
【案例1】
某企业刚刚成立,股东投入了100万资金,然后存到了银行的公司账户里。
分析:这笔业务增加了所有者权益(股东投入),计入 实收资本 科目100万,同时增加了资产中的银行存款100万,计入 货币资金 科目。
现在请伸出自己的双手,手掌面向自己。货币资金属于资产,代表钱的去向,所以看左手掌。
左手掌的大拇指代表借方 ,小拇指代表贷方,大拇指比小手指大,所以, 左手掌的借表示增加 ,贷表示减少。
所以,"借"记:货币资金 100万,表示公司的资产增加了100万。
同理, 实收资本 属于所有者权益科目,所以再看下自己右手掌,右手掌代表钱的来源,这个案例中就是股东的资金投入。
右手掌的小拇指代表借方, 大拇指代表贷方 ,小手指比大拇指小,所以,右手掌的借表示减少, 贷表示增加 。
所以,"贷"记:实收资本 100万,表示所有者权益增加了100万。
这两项的会计分录就是:
借:货币资金 100万
贷:实收资本 100万
用通俗的语言理解就是,股东向公司投入了100万元资金,从而使得公司的资产增加100万,所有者权益增加100万,此时公司没有负债,所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会计等式是成立的。
【案例2】
公司用银行存款80万元购买了一套机器设备。
分析:这笔业务使得公司的银行存款减少了80万,而固定资产(机器设备计入固定资产科目)增加了80万。
这个操作只涉及资产端内部的变动,一项资产增加,而另一项资产减少,会计等式依然成立。
同样,我们伸出自己的左手掌面向自己。大拇指代表借,借是增加,小拇指代表贷,贷是减少。
所以,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80万
贷:货币资金 80万
【案例3】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周转资金不足,向银行借款30万,借款期限为2个月。
分析: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得资产负债表右边的负债增加了30万,同时使得表格左边资产中的货币资金增加了30万。
左边的增加额=右边的增加额,等式成立。
资产代表钱的去向,所以伸出左手,大拇指-借是增加。负债代表钱的去向,所以伸出右手,大拇指-贷是增加。
所以,会计分录如下:
借:货币资金 30万
贷:短期借款 30万
上述案例都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操作,利润表里的借贷关系也是一样的,利润表的会计等式是: 利润=收入-成本 。
比如 【案例4】
企业用银行存款1000元支付业务招待费,计入 管理费用 。
分析:此经济业务使得货币资金减少1000元,管理费用增加1000元。
货币资金属于资产,代表钱的去向,所以要使用左手掌,减少要用贷,"贷"记:货币资金 1000元。
管理费属于利润表科目,同样代表钱的花费(去向),所以也是使用左手掌,增加要用借,"借"记:1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1000元
贷:货币资金 1000元。
有人会疑惑,这个会计分录的借和贷分别属于不同的表格,管理费用属于利润表,货币资金属于资产负债表,那会计恒等式还成立吗?
当然是成立的。
先看利润表这边,根据公式:利润=收入-成本,成本(费用)的增加,必然会减少利润。
而利润的最后去向就是记录到资产负债表右边所有者权益中的 未分配利润 科目。
所以,管理费用的增加,最终会导致资产负债表右边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根据上述会计分录,我们知道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货币资金也同样减少了。
左边资产的减少额=右边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等式两边同时减少,最终使得会计等式依然成立。
最后,咱做一个总结,如下图所示:
好了,借贷记账法就说到了,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会有点晕,多练习几次就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