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是如何教育儿子的?苏洵父子三杰:家教秘籍大公开
苏洵是如何教育儿子的?苏洵父子三杰:家教秘籍大公开
苏洵教育儿子主要通过言传身教,严厉磨练+循循善诱相结合方法,培养了苏轼、苏辙兄弟俩杰出的文人修养和家国情怀!
十二龄的激发与培养
苏洵并不溺爱孩子。苏轼兄弟俩年少时,苏洵就以严格的教导著称,并不因为他们是衣食无忧、未来可期的孩子而放松教育。 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要求当时的苏轼年仅12岁,就开始学习做文章。苏洵要求写得“绝妙好辞”才能允许放松。他知道仅仅有聪明天赋不够 ,必需要勤勉刻苦地长时间学习修炼文辞才能成为出色的文章作家和未来的政治家 !
勤奋学习的磨利
苏洵坚信,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刻苦学习,他常常跟孩子们分享儒家经典著作,苏轼早年跟着他老爹四处游历和行走。这直接促进了孩子们阅历积攒以及他们不断认识国家社会,从而引发思考。当然这种行走也不是为了玩的。除了让他积累经历,就是让他对做人和做事,以及如何服务苍生百姓有了最初最朴素的想法和认识!
举例:
他要求苏轼兄弟俩大量阅读经史子集,不只是被动的阅读, 更要求积极地思考和消化, 并鼓励他们模仿名家文章,练就过硬的文学功底, 因此他一直引导两个孩子大量的朗读书籍。 苏洵每日规定他们阅读篇目及书写次数再复习总结 !
身教胜于言传
苏洵本身是一位积极向上,追求高尚道德的人,他在日常生活中勤勉好学,时刻以身作则给家族及儿子们起到一个好样子。孩子对人物的判断并非在于华丽的谈吐,很多家庭教育最有效的应该是家长先正德、立业、树典型。然后耳染目融就成了好的润滑油!
例子:
与其千条妙训训孩子读书和作人该怎么走 。不如他在孩子们面前的阅读好书的风范是榜样教育,潜移默化的引导胜于苦口婆心的絮絮叨数落;更不要求写出华丽文字夸夸其谈却做着荒唐和窝囊事却不知道反思总结更正的悲催后事。
实践出真理
苏洵教育理念与众不同不仅鼓励死记硬背古文还有着“修业必躬行”的深刻内涵,提倡学以致用。这从他在儿子外出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上不断鞭策可一窥全貌.并及时帮孩子们纠正改正错误,并时刻给正气的引导,从而树立做人品德的重要性 。 而不止把理论的东西讲解给他们两个!
举例:举个例子,他对苏辙写作风格严格要求与引导过程正是这这种理论与实践,言传与身法并结合体。 不仅有实际操作也会反复指出缺点修改方案等。 当然这是经过大量训练基础完成 ,不是让孩子立刻完成要求。 并且对于很多知识的消化吸收上都注重亲身去体验才能真正学习掌握这很有效引导学习兴趣方向上的一个引导方向
常见疑问解答
Q: 苏洵的教育方法适用于今天的家长吗?
A: 苏洵的教育并非教条,而是重在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高尚品德,我们现在可以学习它的优秀之处,并结合当代教育理念加以适当调整 ,而非所有东西我们都直接按照其本身去落实。我们要结合本家的环境社会条件教育体制等方面的考量后再实施部分合理的部分。例如要学习其严谨与专注学习态度 。却不用学习苏洵早期那样辛苦“读书”甚至早年为了改善家庭不景气经济处处都要自己奋斗的状态;这个已经超负荷教育模式 不建议复刻
Q: 苏洵的教育方法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
A: 适当的压力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孩子有自觉意识才能适应社会的挑战和困难并解决它们。但在重视勤奋和努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们身心全面和谐的成长发展, 避免让他们有过大的焦虑。 找到正确方法结合个体发展的基础上来提高才是最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