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前先了解这些,把这些账算清楚!
买车前先了解这些,把这些账算清楚!
前两天,一个朋友说他即使白送一辆车,他也无力负担养车的费用。
真的是这样吗?在决定购车前,我们应该计算哪些成本呢?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车辆的固定支出有哪些。
第一类是直接花在车上的费用,比如保险、加油、车辆维护等固定支出。
第二类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因购车而增加的间接费用。
我们先从固定支出开始计算。
比如油费,没有油车就跑不了。在杭州,如果用92号汽油,价格是每升8.2元,假设百公里耗油7升,平均每月行驶1196公里,那么一个月的油费大约为686元。
如果是电动车,那就是电费了。家用电动车百公里消耗大约15度电,以每度电1元计算,1196公里的电费大约为180元。
至于洗车,每月洗一次,每次30元,这在很多地方都是合理的价格。
停车费各地差异很大,据2022年的数据显示,平均每辆车每年的停车费用约为2885元,即每月大约240元。
保养和保险费用,以目前市场上销量较好的10万左右的车型为例,油车的保养费每月大约160元,保险大约300元。电动车的保养费用较低,每月大约60元,保险费大约350元。
总结一下,油车每月的固定开销约为1500元,电车约为900元。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连带开销。
连带开销主要是指由于拥有汽车后,在社交和生活方式上带来的额外支出。例如,车辆主要用于休闲旅行和探访亲友,占了73.8%的使用情况。
开车会产生过路费、偶尔的违章罚款、朋友聚会时可能带去的礼物等额外费用。
更极端的情况包括景点门票、酒店住宿费、路边小吃、车上的矿泉水,甚至车内的香水、舒适的驾驶鞋子,车内的储物箱等也都可以计入车辆的连带消费中。
一项研究表明,月收入达到9000元的人更倾向于开车出行。家庭中有孩子的情况下,每年的行驶里程会比没有孩子的家庭多出2900公里,单是油费就多出了1600元,实际的连带消费当然不止这些。
假设连带消费约为固定消费的一半,那么油车的总月支出约为2200元,电车约为1400元。
这只是一个参考,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适合购车呢?
根据2023年的统计数据,交通通信支出占到居民年度总支出的13.6%。这其中还包括了手机费、网络费、打车费用等,不全用于汽车。
理论上,如果每月汽车开销约为1500元,月收入应该在1万元以上,这样才能保证生
活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压力不明显。
关键是看每月能剩下多少钱。之前有研究表明,家庭结余在月收入的30%是比较健康的状态。
举例来说,如果月收入是1万元,扣除基本生活支出及车辆开销后,如果能剩下3000元,那么经济状况就相对舒适。
如果已经是月光族,想通过购车来间接存钱,这种想法虽好,但实际上可能会很吃力。
正如朋友的评论:月入6000元,车胎爆了一次就花了2300元。
这肯定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除了开销,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交通是否拥堵?停车容易吗?是否容易找到车位?
选择不开车的理由除了没有车外,还包括交通堵塞、停车难和出行成本高等因素。
从数据看,尽管在大多数城市,开车比乘公交车更省时间,但在大城市中,因为车辆保有量高,能省的时间就少了,因为大部分时间可能都在堵车中度过。
例如,深圳的停车位缺口超过170万个,这意味着在找车位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
这种情况不是单纯算账就能解决的。因此,在决定购车前,最好能先租车试驾一两周,体验一下实际情况再做决定。
#热点引擎计划#
点击继续阅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