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莫把信用当儿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莫把信用当儿戏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38920

为鼓励公民主动关心个人信用记录,形成健康的信用习惯,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自2008年起,每年的6月14日被定为全国“信用记录关爱日”。提高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和维权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了解下信用惩戒的那些事。

大家在平时生活中,或许经常听到:小心不要上了失信名单成为“老赖”!或者在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抖音、广告外屏等媒介上看到法院公布失信人名单之类的消息,那么失信名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什么情形会被列入失信名单?上了失信名单有什么影响?如何解除失信名单呢?别急,下面就让法官为大家解答。

为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在案件执行中,对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

纳入失信名单的情形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
  •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 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 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不得纳入失信名单的情形

法律除规定应当纳入失信名单的情形,也规定了不得纳入失信名单的情形:

  • 提供充分有效担保的
  • 已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足以清偿债务的
  • 被执行人履行顺序在后,对其依法不应强制执行的
  • 其他不属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

如:被执行人为未成年人的,考虑其行为是可以塑造的,也应当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不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纳入失信名单的程序

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具有纳入失信名单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法院认为被执行人具有纳入失信名单情形之一的,也可以依职权决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失信名单的公布

法院会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发布。法院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对本院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同时,法院恢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法院也会向征信机构通报,并由征信机构在其征信系统中记录。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法院会将其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

失信名单的撤销、更正和屏蔽

纳入失信名单感觉寸步难行,处处受限?!一时失信不可怕,积极履行是正道。

  • 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 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
  • 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 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另外,失信名单被撤销或屏蔽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出具《信用修复证明》。

“人无信而不立”。信用好比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守信或失信记录。让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信用,用信用与世界对话,我们将走得更从容便利,也能尽享守信所带来的美妙体验和尊严。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