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高考大热点:从春节入非遗到《哪吒2》等火爆探秘文化自信内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高考大热点:从春节入非遗到《哪吒2》等火爆探秘文化自信内核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1410408990_5411221e02701ckki.html

2025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春节。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学期的寒假长些,更在于诸多令人瞩目的事件汇聚于此。春节申遗成功,让这一传统节日在全球舞台上获得了更高的认可与尊重;春晚的节目凭借高水准的科技含量,实现了人机融合的创新突破,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而一系列火爆的贺岁电影,更是为这个春节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与思考。

春节申遗成功:文化自信与国际认同

春节申遗成功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认可,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推向了全球视野,使其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一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文化深厚底蕴的肯定,也是对中华文化的全球推广。在作文写作教学中,可以将春节申遗成功作为案例,引导学生探讨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坚定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春节就是中华民族节日的典型代表。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承载着人们对家庭、民族和国家的深厚情感。2025年的备考是要重点关注。

春节晚会: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融合

春节晚会是中华文化的年度盛宴,2025年的春晚通过丰富的非遗元素和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例如,开场视觉秀《迎福》集齐了金木水火土16种非遗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传递了对新年的美好祈愿。还有机器人跳舞,人机融合的水平提升。在高考作文时,可以利用春晚节目作为写作素材,引导考生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培养考试的文化认同感和创新精神。

贺岁电影: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的碰撞

贺岁电影如《哪吒2》和《唐探1900》不仅是娱乐产品,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哪吒2》通过动画形式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个体成长,平时在教室看学生看得多的漫画或动画,几乎是外国的,这些年中国的动漫IP起来了。而《唐探1900》则通过悬疑故事探讨了家国情怀和社会正义,影视内容是可以结合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来理解,比如里面有句话:“权力统治一切,金钱控制权力”,把西方的利益集团具象化了。

从春节入非遗到春晚及贺岁电影《哪吒2》等里面挖掘文化自信内核

《哪吒2》的票房神话,本质是一场中华文化基因的数字化重生。

影片以《封神演义》《山海经》等典籍为蓝本,却未停留于神话故事的复刻,而是通过“道生一,一生二”的哲学思辨重构叙事逻辑:哪吒与敖丙的“魔丸”与“灵珠”本为一体,既暗合阴阳相生的道家思想,又隐喻人性善恶的辩证统一。

这种对传统元素的解构与重组,让观众在震撼的视觉奇观中触摸到中华文明的深层肌理。

影片中,敦煌飘带、三星堆青铜纹样、故宫龙纹等文化符号不再是静态的装饰,而是被赋予叙事功能。

例如哪吒觉醒时缠绕周身的飘带,既是敦煌艺术的动态演绎,亦象征其冲破命运枷锁的爆发力;龙宫场景中的《山海经》异兽与粒子特效结合,将古籍中的想象转化为可感知的奇幻世界。这种“技术考古”式的创作,让沉睡千年的文化基因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从被动迎合到主动定义:文化自信的现代表达

《哪吒2》最颠覆性的突破,在于将“文化自信”具象为角色对抗偏见的精神内核。

影片中的仙界以“正统”自居,将妖魔定义为“低劣族群”,要求其通过“升仙考试”改造本性——这恰是近代以来中华文明遭遇西方中心主义压迫的隐喻。

而哪吒高喊“小爷是魔,那又如何”,申公豹在成见中坚持正义,东海龙族以万龙甲共抗压迫,这些情节无不传递一个信念:文化的主体性不在于迎合他者标准,而在于对自我价值的坚定认同 。

这种自信更体现在创作维度。当国外技术团队“不配合”时,中国动画人选择以“死磕五年”的工匠精神完成1900个特效镜头,用《哪吒2》证明:东方美学的现代化诠释无需依附西方技术标准。

文化自信的双重突围:技术赋能与文化深耕

《哪吒2》的成功揭示了文化传承的当代密码:

  1. 技术赋能的创造性转化:陈塘关坍塌场景中,水墨笔触与粒子特效交融,瓦砾纷飞如诗如画;混元珠裂变的视觉呈现,将道家“混沌生万物”的哲学转化为可感知的视听语言。这种技术突破不是对传统的消解,而是对其表现形式的扩容。

  2. 情感共鸣的普世化表达:影片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东方侠义精神,转化为现代人对抗焦虑的精神图腾。当哪吒在父母无条件的爱中找回主体感,当申公豹父子在偏见中坚守本心,观众看到的不仅是神话改编,更是对当代社会“内卷”“身份焦虑”的回应。

  3. 文化生态的系统性构建:从《大圣归来》到《哪吒》系列,中国动画正形成“传统IP现代化—技术创新突破—全产业链开发”的生态闭环。衍生品、主题乐园、跨界联名等延伸场景,让文化符号突破银幕限制,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哪吒2》的全球热映,标志着中国动画从“文化借船出海”转向“自主造船远航”。北美观众为“火尖枪刺破天鼎”的东方美学震撼,海外媒体惊叹于“中国动画的技术革命”,这背后是文化自信的深层逻辑:当传统文化通过创新表达获得现代生命力,便能超越地域界限,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