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无国界,医者共仁心:白求恩——一位伟大的医学先驱
健康无国界,医者共仁心:白求恩——一位伟大的医学先驱
白求恩医生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先驱和国际主义战士,他的医术精湛,发明创造多种医疗和手术器械,在西班牙内战和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建立了多个流动外科医院,拯救了无数伤员的生命。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生,更是一位医学教育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白求恩(图1)于1890年在加拿大出生,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与欧洲战场的外科救护工作。在其医学生涯中,他不仅在胸外科领域有着创新精神,还发明和改进了多种医疗和手术器械。白求恩的祖父也是一位杰出的医生,是多伦多第三所医学院上加拿大医学院的创始人之一。白求恩自小立志从医,而后进入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学习获得学位。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他为国际主义事业建立了第一个陆军流动性外科医院,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战地流动输血车,并建立了移动的伤员急救系统。白求恩于1938年赴中国,他创办了中国首个陆军流动性外科医院,在战斗最激烈的地区建立了战地医院,并建立了移动的伤员急救系统,成立志愿输血队拯救了大量的伤员生命。白求恩在中国不仅仅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位医学教育家,他在晋察冀军区建立了卫生学校。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白求恩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大批伤员。1939年10月末,白求恩带医疗队赶往滦源摩天岭的前线,在孙家庄小庙里设立手术室抢救伤员,在为伤员做手术时,他的左手中指不慎被刺破导致发炎。11月1日,一位患外科烈性传染病伤员需要立即手术,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其进行抢救;其间,白求恩的手套被划破,他受伤的左手中指被丹毒菌感染转为败血症。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白求恩对医术精益求精,不仅在医术上造诣很高,发明创造手术器械,救死扶伤;并且胸怀理想信念,认为从病人那里谋利是不义之举,医者仁心。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悼念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毛泽东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并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学习:“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本文原文来自hLife期刊,点击此处可访问期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