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明朝第一特种部队,它为何能将倭寇打的溃不成军?
戚家军,明朝第一特种部队,它为何能将倭寇打的溃不成军?
戚家军,这支诞生于明朝嘉靖年间的精锐部队,以其严明的军纪、精湛的武艺和卓越的战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力量之一。他们不仅成功抵御了倭寇的侵扰,还在多次战役中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支被誉为"明朝第一特种部队"的戚家军的传奇故事。
戚家军的诞生
戚家军于嘉庆三十八年(1559年)在浙江义乌成军,总人数为四千人左右,别名义乌兵、浙军,戚家军的称号是因为其主帅戚继光而得名,这支军队军纪严明,训练水平高,作战能力强,是当之无愧的明朝第一特种兵。
明朝初期,一些中国本土海盗与日本浪人在中国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武装走私,在当时称为倭寇,明朝中期时五口最为猖狂,受害军民足有近十万人。沿海人民奋起抵抗,但明朝军官无能,毫无战斗力可言,在倭寇面前不值一提,根本不能有效抵挡倭寇的劫掠,导致沿海倭寇问题日益严重。就在这时,戚继光奉命抗倭,戚继光多次来义乌招募士兵,选拔要求十分严格,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招募的士兵主要以农民和矿工为主,共招募了四千人,招募的新兵前往绍兴进行阵法和武艺的训练,戚继光为其编写了专门的教材《纪效新书》,在传统兵器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发明了狼筅,这种兵器更加有利于与沿海倭寇对战。经过这一系列的训练,招募的这些新兵便成为了之后赫赫有名的戚家军。
狼筅
显赫战果
戚家军参与的主要战役有台州之战、横屿之战、仙游之战等。斩杀倭寇无数,最高战损比达1:30,也就是说每战死一名戚家军可以斩杀三十名倭寇,这个战损比在今天来说也是十分惊人的。最终戚家军攻下南澳岛,最后的海匪头目吴平被迫投海自尽,南方抗倭战争以戚家军大获全胜而告终。后来戚家军受朝廷调署,前往蓟镇戍边,后来倭寇攻打朝鲜,戚家军领命两次援朝东征,都取得极大胜利。戚家军自成军以来,经历过大大小小数百次战斗,未尝有过败绩。从戚家军成军到戚继光调离,戚家军共击败敌军总数达十五万人,这在当时非常恐怖的战绩。戚继光调离戚家军后,戚家军的威名并未就此衰落,以戚家军为种子的浙军在明朝后期的战斗中也是异常勇猛,威名赫赫。
历史评价
戚继光的治军思想极为先进,为戚家军装配众多重型火器,在当时,戚家军的装备足以位于世界前列,同时戚家军军纪十分严明,若有扰民行为当即斩首示众,深得百姓支持,对南方抗倭战争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明朝手中为数不多的强军之一,在《大参戎南塘戚公表功记》曾记载戚家军:其视师也有忠信仁义之怀……心在国家而身先士卒,勇不畏难而谋善断敌。后世许多文人将领都对戚家军做出了极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