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近觀|實探北京「吃穀」勝地--王府井喜悅
京城近觀|實探北京「吃穀」勝地--王府井喜悅
在北京王府井喜悅购物中心,一个以"穀店"(周边商品店)闻名的二次元文化聚集地正在悄然兴起。从热门动漫IP到经典老番,从痛包到手办,这里成为了二次元爱好者们的天堂。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个新兴的"吃穀"胜地,以及背后蓬勃发展的二次元文化市场。
王府井喜悅今年初重装开业,原是新燕莎购物中心,地下二层设有次元文化街区。
"穀子"是"goods"(商品)的音译,由于日语中的发音与"穀子"相似,因此被国内的二次元爱好者广泛采用以指代周边产品。穀子IP衍生品主要分为两类:内容类,如小说、动漫、电视剧等;游戏类,如《第五人格》《原神》《明日方舟》等热门游戏。
穀店集中在B2,商品丰富唯大同小异
最近流行一个现象:年轻人逛商场只去B1、B2。这不难理解。在王府井喜悅,B1是食肆,以快餐为主,B2层则穀店林立,近九成商店都是穀店,可说是穀店天堂、漫迷圣地。在穀店内,吧唧、痛包、卡片、挂件、立牌、手办、娃娃等周边商品种类丰富、让人眼花缭乱。不仅IP丰富,价格也不高,不管是热门IP与经典老番都应有尽有。不时还会看见coser出没。吧唧作为"吃穀首選",专指徽章,是英语Badge的中文;痛包(itabag)则是指挂满动漫人物徽章和玩偶等包包,大多是透明的,方便展示。
王府井喜悅B2层穀店林立,是北京的"吃穀"圣地。
不同的穀店主打不同的IP,有的主打"日穀"(日本制造),有的主打"國穀"(国内制造)。
不过,如果对穀店认识不多,会感觉每家穀店看起来大同小异,稍不留神就可能迷路。盲抽款式多,同质化严重。好几家店的商品东西一模一样,只是价格略有不同。例如门口放的都是《排球少年》的角色立牌,老的经典IP也都是柯南、火影忍者等等。
前身是新燕莎街购物广场,今年重新开业
王府井喜悅的前身是新燕莎街购物广场,这个商场位于黄金地段王府井,以前一直有种死气沉沉的感觉,或许是由于附近商场林立,对面是东方新天地,附近有北京APM、老牌商场如东安市场、王府井百货,几年前又新开的王府中环。没有特色的新燕莎没有竞争优势,异常冷清,自2020年闭店调整,荒废了3年多,装修后今年初改名喜悅重新开业,一开始也不是主打穀店,B2只有两家穀店,谁也没想到,不到一年,GuGuGuGu、名创优品等连锁品牌穀店相继入驻,越来越多的二次元人群专门赶来吃穀,生意愈发红火,喜悅也凭借穀店重获新生。
GuGuGuGu是一家连锁穀店,门口摆放着热门《排球少年》立板。
名创优品联名"新晋顶流萌物" Chiikawa,店内一整个角落摆放相关产品。
在穀文化的破圈过程中,主流商业地产的介入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前,穀店大多以街边小店为主,且分布零散,影响力集中在小众圈子,非常有限。如果穀店不能开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密集的商场里,生意多半不会很好。除了喜悅,北京的穀店集中地还有西单大悦城和搜秀城,都是传统的老商场,"二次元盘活老商场"的故事被津津乐道,穀店重塑着商场和商业区的形象,甚至不少人从其他城市慕名而来,成为新兴的旅游热点。
穀子入坑门槛低,成最受歡迎二次元實體商品
火熱的穀子經濟,是國內二次元市場增長的縮影。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的一份報告,2021年,中國的泛二次元用戶群達到4.6億人,市場規模約632億元(人民幣.下同)。到2024年,這一數字增長到1200億元,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次元市場。
吧唧是其中一種最受歡迎的二次元商品,價格低至十多元起。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6-2023年,中國二次元產業規模從189億元增長至2219億元,複合增速42%;其中周邊衍生產業規模從53億元增長至1023億元,複合增速高達53%。展望未來,預計2023-2029年,二次元產業規模將從2219億元增長至5900億元,複合增速18%。
穀店今年如雨後春筍般崛起,這不僅是對動漫文化的推崇,更是穀子社交屬性和年輕人追求情緒價值的體現。相比於動輒上百元的手辦玩偶周邊,單價十幾元的穀子入坑門檻低,已經成為了最受歡迎的二次元實體商品。每一個穀子都承載著年輕人對於某款作品、某位角色甚至作者的喜愛與認同。從實用價值上來說,穀子確實沒甚麼用,但對於追求精神滿足的年輕人來說,「好看」「喜歡」就是最大的購買理由。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经济通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