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预算法:以零为起点的预算编制方法
零基预算法:以零为起点的预算编制方法
零基预算法是一种以零为起点的预算编制方法,它要求企业对各项业务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估算,并说明其经济效果。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增量预算法的限制,充分考察、分析各项费用与开支,从而确定各项目的预算金额数。
在预算编制方法中,与增量预算法相对的是零基预算法,又称零底预算,是对“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的简称。该方法最早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彼得·派尔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目前已被企业广泛采用以控制间接费用。
零基预算法的基本概念
零基预算法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对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忽略不计,而将所有的预算支出都以零为出发点。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零基预算法的编制步骤
零基预算法要求企业对各项业务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估算,并说明其经济效果。在此基础上,再依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性质,分配并确定各项目的预算经费,进而编制出费用预算表,其主要编制程序如下:
- 由企业提出总体目标,并从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开始,根据企业整体目标和分目标,提出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费用项目及费用数额,同时说明业务发生的性质及目的。
- 对各项业务经费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预算项目一般分必要项目、需要项目和改善工作条件的项目三个层次。成本效益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判断每项费用开支的合理程度、先后顺序以及对位业务活动的影响。
- 严格审核分配的资金。考虑预算期内可动用的资金及其来源,按重要性原则进行合理分配,落实预算项目。
- 对预算进行编制并执行。在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遇到偏离预算或特殊情况时,应及时寻找原因,纠正差错,并总结经验。
针对零基预算的不足,可以一较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零基预算编制周期(通常这个时间间隔可以为几年)。在该周期内,可以根据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对各预算项目作部分调整、修改,以提高零基预算的使用效率。
零基预算法的运用
零基预算法打破了传统增量预算法的限制,以“零”为起点,充分考察、分析各项费用与开支,从而确定各项目的预算金额数。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产出较难辨认的服务性部门费用预算的编制。
【例】
A企业可用于下一年度的管理费用的资金总额为200000元,经与有关个方的协商,提出费用计划如下:房屋租金80000元,办公费用50000元,水电费8000元,培训费用40000元,差旅费用70000元,其他费用5000元。
预算审核小组对上述项目,按性质和重要程度排列,分成三个等级,具体见表
等级 | 费用项目 | 金额(元) |
---|---|---|
第一等级 | 房屋租金 | 80000 |
第一等级 | 办公费用 | 50000 |
第一等级 | 水电费 | 8000 |
第二等级 | 培训费用 | 40000 |
第二等级 | 差旅费用 | 70000 |
第三等级 | 其他费用 | 5000 |
由于第一等级的管理费用为企业必不可少的开支,在资金来源允许的情况下,必须全部予以保证。扣除第一等级的费用后,资金尚余11200元。
第二等级的管理费用虽不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是必须的支出。该部分开支的多少,决定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因此应尽量保证,同时可考虑适当节约有关开支。所以在权衡后,决定将第二等级管理费用的80%予以满足,即100000元。
第三等级的管理费用为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而支付的。这样,将尚余的12000元用于这部分开支,不足部分通过部门内提高工作效率、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的方法予以解决。
落实各项预算,编制管理费用预算表
费用项目 | 预算金额(元) |
---|---|
房屋租金 | 80000 |
办公费用 | 50000 |
水电费 | 8000 |
培训费用 | 32000 |
差旅费用 | 56000 |
其他费用 | 12000 |
总计 | 238000 |
综上所述,增量预算与零基础预算的最大区别在于增量预算是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零基预算是一切从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