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原理及MATLAB仿真模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原理及MATLAB仿真模型

引用
CSDN
1.
https://m.blog.csdn.net/weixin_56691527/article/details/144068214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电子变换器拓扑结构,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低电磁干扰等特点。本文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和仿真模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种变换器的工作机制。

主电路拓扑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如图所示。其中,S1~S4为功率开关管,D1~D4为功率开关管的体二极管,C1~C4为功率开关管的寄生电容。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励磁电感Lm三个谐振元件组成谐振网络。T为功率变压器,n为功率变压器原副边的匝数比,D5~D8为副边整流二极管,Cf为输出滤波电容,RLd为负载。其中,Lm是集成在功率变压器中的励磁电感,Cr在原边回路中起到隔绝直流的作用,故又称之为隔直电容,S2、S4组成超前桥臂,S1、S3组成滞后桥臂。

在分析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之前,需要对变换器的元器件做出以下假设:

  • 电路中的所有开关管、整流二极管、电容、电感及变压器均为不存在寄生参数,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的理想元器件;
  • C1=C2=C3=C4;
  • 输出滤波电容Cf的容量足够大,可以近似为变换器输出电压恒定。

工作原理

移相控制是通过改变S1~S4超前桥臂与滞后桥臂之间的相角差来达到调节输出电压目的的。具体实现方式为S1、S2分别在PWM控制信号的上下沿时刻导通,从而使超前桥臂和滞后桥臂形成相角差,因此也称作移相PWM控制。移相PWM控制工作模式下,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开关工作频率fs等于谐振频率fr。

工作模态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有10个工作模态,其中前半周期的工作模态与后半周期工作模态类似,可仅对前5个工作模态加以描述:

模态1 (t0~t1)

在进入该模态之前,S1开通、S2关断,S4还未开通,此段时间较短为开关死区时间,到t0时刻,S1、S4均导通,Uab刚上升为最大值等于Uin,谐振电感Lm中电流比谐振电感Lr要小,功率变压器副边D5、D8管为导通状态,Lm两端电压被钳位等于变压器副边输出电压,其流过电流iLm变化率不变,线性上升,到t1时刻可到达最大值。此段时间内,Lr与Cr一起谐振。

模态2 (t1~t2)

在t1时刻,S1关断,S4仍处于开通状态,谐振电感Lr给寄生电容C1充电,给寄生电容C3放电。寄生电容C1、C3在环路中能对S1、S3的开关起到缓冲作用,此时S1零电压关断,副边整流二极管D5、D8依然处于导通状态。

模态3 (t2~t3)

在t2时刻,寄生电容C3的电压刚好下降为零,S3零电压开通,S4依旧处于导通状态,Uab为零,谐振电感Lr中的电流仍然比Lm中的电流大,复变二极管D5、D8仍然继续导通,iLm继续线性增大,但是由于a、b两点处在零状态不能给谐振网络提供能量,所以Lr中的电流逐渐减小用以提供能量给副边负载。

模态4 (t3~t4)

在t3时刻,iLr等于iLm,Lm中的能量不足以维持副边电压稳定,ip下降为零。副边D5、D8管中的电流亦同时下降为零并反向截止,均实现ZCS关断。此段工作过程中输出滤波电容提供负载能量,Lr、Lm和Cr一起参加谐振。

模态5 (t4~t5)

在t4时刻,功率开关管S4关断,谐振电感Lr中的电流给寄生电容C4充电,同时寄生电容C2在回路中放电,C2、C4在回路中起到的缓冲作用,使S4实现近似的零电压关断。

模型主体

仿真模型的参数设置如下:

  • 输入电压:311V
  • 谐振频率:100kHz
  • 输出电压:50V
  • 额定电流:20A

输出波形

由于原文中未包含具体的输出波形图,因此这里无法展示。但根据上述分析,可以使用MATLAB/Simulink等仿真工具搭建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模型,并观察其输出波形。

参考文献

  1. 蔡光祥. 移相变频控制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研究 [D].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 黄亮. PFM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研究 [D].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