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没有感染性但具有遗传性的“银屑病”
认识没有感染性但具有遗传性的“银屑病”
银屑病(Psoriasis),又称“牛皮癣”或“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反复发作性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虽然其名称中带有“癣”字,但其实这种疾病并不属于感染性皮肤病,因此不具有传染性。银屑病其实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型皮肤疾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在人群中,寻常型银屑病的患病率约为0.1%至3%。如果家族中有此病史,患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与银屑病相关的基因包括:
IL12B和CARD14:这两个基因与炎症信号相关。IL12B产生的细胞因子在与IL23A结合后会变成IL23,与IL17一起在外周组织中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并导致组织损伤;CARD14是免疫细胞内部的支架蛋白,与免疫细胞内部的炎症反应激活通路相关。
FLG基因:表达纤连蛋白的FLG基因也被发现与银屑病有关。纤连蛋白是构建完整皮肤屏障的重要成分,FLG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导致皮肤重构出现松散斑驳,从而产生皮屑。
除了遗传基因体质之外,银屑病也可能被以下因素诱发:
- 外伤:身体皮肤受伤、搔抓、摩擦或手术缝合处,可能诱发银屑病。
- 感染:喉咙的链球菌感染有可能诱发产生滴状银屑病的病灶。
- 压力:约有30%-40%的患者自述压力会使病情恶化。
- 药物:类固醇、抗疟疾药物、某些降压药、心脏科用药(如quinidine、inderal、ACEI)、锂盐等有可能诱发银屑病发作。
- 内分泌:青春期及更年期女性发生率较高,但部分人会因怀孕而获得改善。
治疗方式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局部(外用)治疗:直接将药膏或保湿乳液涂抹到皮肤上,适用于轻度银屑病或小范围银屑病。
光照疗法:定期让皮肤暴露在医疗控制下的紫外线(UV)下,一般每周进行2至3次。
口服全身性治疗:以药丸剂型服用,药物会在全身发挥作用,适用于中度至重度银屑病。常见的治疗选择包括:
- 甲氨蝶呤(MTX)
- 环孢素
- 维生素A酸
日常保健建议
瘙痒处理: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轻拍瘙痒处,避免用力抓挠,局部可使用冰敷;必要时可口服或注射止痒药物。
正确使用外用药物:必要时可采用密封疗法(药膏涂抹后用保鲜膜覆盖2-4小时)。
饮食方面: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烟、酒、辛辣食物等;避免食用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如菇类、灵芝、人参等。
保持情绪平稳:保持正常规律的生活,避免熬夜及过度疲劳。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预防扁桃体发炎。
皮肤保湿:使用身体乳液、凡士林等保持皮肤湿润。
参考资料
- 社团法人台湾银屑病协会/何谓银屑病
- 卫生福利部基隆医院/认识银屑病
- 马偕医院皮肤科/银屑病的全面照护
- 卫生福利部丰原医院皮肤科/银屑病
- Villarreal-Martínez A, Gallardo-Blanco H, Cerda-Flores R, et al. Candidate gene polymorphisms and risk of psoriasis: A pilot study. Exp Ther Med. 2016;11(4):1217-1222.
- Berki DM, Liu L, Choon SE, et al. Activating CARD14 Mut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but Rarely Account for Familial Recurrence in Psoriasis Vulgaris. J Invest Dermatol. 2015;135(12):2964-2970.
- Oudot T, Lesueur F, Guedj M, et al. An association study of 22 candidate genes in psoriasis families reveals shared genetic factors with other autoimmune and skin disorders. J Invest Dermatol. 2009;129(11):2637-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