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做“磁共振”?不是辐射,主要因为这四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做“磁共振”?不是辐射,主要因为这四点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12656

在医院影像科,一位69岁的患者因为担心辐射问题,拒绝了医生安排的核磁共振检查。这种担忧其实源于对核磁共振的误解。那么,核磁共振检查到底有没有辐射?为什么医生很少建议做这项检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磁共振检查,会有辐射吗?

核磁共振(MRI)作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很多人都做过。很多人一听见这个检查名字里有个“核”字,就会怀疑有辐射,甚至抗拒做检查。那它是不是真的有辐射呢?

核磁共振即MRI检查,是指在身体周围加一个磁场,将体内水分中的氢原子核顺着磁场方向有序排列并激发它们,通过这些原子核返回原状态释放的能量形成MRI信号。这里的核是指氢原子核(水分子),并不是核辐射,并没有X线的参与,不用担心核辐射,很安全。

从磁共振的工作原理可得知,只要人体内含有水分,即可进行磁共振磁共振成像。而人体内的含水量占一半以上,因此,理论上是任何部位都可以进行该检查,但身体有两处器官由于含水比例不同,并不适做磁共振检查。

一个是肺部,由于肺部含气量高于含水量,一般不建议用磁共振检查;另一个是胃肠道,因为胃肠道中有我们摄入的很多食物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而且胃肠道内气体多,也不建议选择磁共振检查。

而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四肢不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更适合做磁共振检查,比如以下几种病变情况,都可以考虑做这项检查。

检查心肌病、心脏病、心包积液及周围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系统病变;

检查涉及骨骼及其周边软组织损伤、感染与挫伤;软骨、半月板等多部位病变;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软组织及骨、关节病变;

检查动静脉畸形、脑白质脱髓鞘、脑部炎症、脑梗死、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等神经系统病变;

检查腹膜后异常、肝囊肿、淋巴结病变等胸腔病变;直肠、膀胱、前列腺疾病腹腔病变;子宫病变、卵巢、盆腔肿块定位等盆腔内器官病变;

检查脑部、椎管、纵隔、肝脏及盆腔脏器等多种肿瘤。核磁共振检查能够解析分子结构,有助于肿瘤的早期检测;尤其对于原发性肝癌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医生很少建议做核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分辨率高,而且应用范围广,全身大部分部位都能进行磁共振检查,很多病变都能查出来,不过一般就诊检查医生很少给开具磁共振检查,这是为什么?

  1. 检查费用相对昂贵

核磁共振设备的成本高,加上还需要定期加液氮,加一次液氮就要几万元,因此相比较其他检查,磁共振的检查费用昂贵,一般没必要检查的医生不会给开具。

  1. 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核磁共振每个部位的检查时间可能需要十分钟到半小时左右,而且整个检查过程中噪音大,患者需要一直保持静止,不然会影响最终的诊断结果。

  1. 检查禁忌症比较多

对于装人工耳蜗、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来说,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可能会伤害身体,还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

  1. 有些部位不适合做

肺部、胃部等部位所含氢原子少,检查结果会受到影响,还有心脏、肠道等部位,含有的气体多,不适合进行核磁共振。

安全进行磁共振检查,须注意以下5点

磁共振检查对于筛查、诊断一些疾病还是意义很大的,不过为了安全进行检查或者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建议要做到下面几点!

  1. 告诉医生有没有植入物或金属异物

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体内有人工耳蜗、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或其他金属异物等的,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

  1. 不要携带含有金属物件进入检查室

磁共振设备周围有磁场,进去检查的患者不要携带手表、硬币、首饰、手机、打火机、金属皮带、钥匙等一些金属物件,以免影响磁场稳定性,干扰成像结果。

  1. 检查腹部者严格禁食水

需要用核磁共振检查腹部的患者,检查前需遵医嘱禁食水八小时以上,而且检查时要配合医生。

  1. 扫描过程不要乱动

磁共振检查过程需要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扫描过程中尽量不要乱动,以免影响图像质量和检查准确性,甚至伤害患者身体。

  1. 几类人检查要慎重

建议孕妇、幽闭恐惧症患者、危重症患者、昏迷及躁动者,还有高热患者等要谨慎进行磁共振检查。幽闭恐惧症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惊慌、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孕妇在怀孕前三个月是胎儿形成重要的时期,一定要慎重。

不少人一听核磁共振检查,就觉得会有辐射,但其实核磁共振检查并没有核辐射,是很安全的。不过由于检查费用相对昂贵,因此一般医生除非必要很少会开具。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