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登山,也是整理你的内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登山,也是整理你的内心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91576

泽野公是一位热爱登山、喜欢整理的日本作家。从十几岁开始,他就迷上了登山,从关东周边的小山到八岳、谷川岳等名山,都留下了他攀登的足迹。他通过登山和整理物品,探索着自己与自然、与物品的关系,寻找着更豁达、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散文插画双栖作家泽野公,是家中书籍堆积成山的爱书人士,是喜欢购入各式好用文具的手账达人,也是一位有着丰富人生经验的“小老头”。他交友甚广,与佐野洋子、谷川俊太郎把酒言欢;他兴趣广泛,喜欢登山、旅游、给家做扫除。他仿佛是一位有趣的邻家老爷爷,一边絮叨着多年来的生活心得,一边随性地涂鸦几笔,想和你探讨一番关于收拾、扫除和扔东西的大学问。

空出最上层的抽屉、药箱不做整理、每天十分钟物归原位……从日常空间的整理、家居物品的管理,到旅行相关的收拾技巧,老头都有经验分享。与家人相处的点滴,与老伙伴们的交往趣事,难忘的旅行经历,老头捡拾着物品之中的回忆,时而风趣时而深情地记录过往,整理着自己与物的关系,想活得更豁达、更自由。

登山即收拾

从十几岁起,我就迷上了登山。先从关东周边的小山起步,不久,我便把目光投向了更高的山,如八岳、谷川岳、穗高等名山,它们都曾见证过我的汗水。

置身于大自然的登山者,往往会为两种感觉所征服:不受束缚的自由感和时空的开放感。原本只是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着,蓦地被视野前方壮美的山景所震慑,在登顶的那一刻,不禁百感交集,喜极而泣。

登山作为一项与大自然打交道的运动,有时难免与死神背靠背。唯其如此,对登山装备须慎之又慎。有时,登山背包的填装方式,甚至会左右登山的安全性和人的疲劳度。此外,向目标山峰进发途中,需随时清理携带物,以便轻装前行。

即便是当日往返的远足,也应备好雨具、水壶、头灯、地图、指南针和食物等必需品。

攀登的时间,包含了赶路、补充食物和整理背包所花的工夫,相当于三者的总和。冬天,不小心弄丢一只手套或一顶帽子,这种事断不可饶恕。山顶正下方的酷寒和强风可不是闹着玩的。不做好防护,冻伤是分分钟的事。

更何况,若携带帐篷入山,负重增加,整理的频率也需相应提高。所以,切莫小觑那些登山老手,个顶个都是心思细密的主儿。只要一进山,他们的目光便敏锐如鹰隼,浑身的感官都调动起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切尽在掌握。

登过几次山之后,个人的风格自会确立:或是独自一人默默攀爬;或是与若干合得来的伙伴沿山脊向上行;或是在严寒中挑战登顶冬日的山峰;抑或是用绳索攀岩。唯行山之事颇具堂奥,对山的探索才永无餍足。

享受登山的乐趣,是我从哥哥那里学会的。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被上高中的哥哥带着,爬上了奥多摩的川苔山,那是我初次体验登山。彼时,哥哥的背包里装着糖球、冰糖、橘子、饭团等好吃的,且都分装成小份,事先在包里码好。小憩补给时,只需依次从上往下取用即可。

登顶时的成就感,让我不由自主地举起双手,连呼万岁。远山层峦叠嶂,壮美而庄严,那种雄大的风景简直让我看呆了。哥哥展开地图,指着一座座远峰,念叨着山名,自顾自地点点头。

初中时期的哥哥,放学一回家便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直至深夜。桌前贴着计划表,严格遵守既定方针是哥哥学习的不二法则。这倒蛮契合他一丝不苟的性格,也赋予了他某种自我实现感。

升入东京都立一所优质高中后,哥哥旋即加入了校登山俱乐部,每逢休息日,必出门登山。如此执着的背后,兴许是出于对父亲独断专行的反抗,想要逃到山中去也未可知。

一次,我俩正在山顶上吃着哥哥做的饭团,大约十位来自社会山岳团体的登山迷,手臂搭肩围成一圈唱起了俄罗斯民歌。哥哥见状也加入其中,带着兴奋的表情跟着唱起来。平日里,我从未见哥哥有过如此快乐的神情,那是头一次。

下山时,哥哥朝向山顶摘下帽子,深鞠一躬。接着,他最后检查了一遍登山包里的物品,确认没落下东西后,我俩下了山。

一升入高中,我便读起山岳类书籍,在家中的院子里支顶帐篷,一个人在灯下自炊,其实是抱着某种对遁世生活的憧憬,刻意作“闭关”状。

置小几于帐篷内,端坐于几前,时而凝视粗蜡烛,内心便能收获平静。在竹苇上铺层席子,即便是大冬天,也一定要裹在睡袋里迎接朝阳。母亲不时过来窥探,笑言道:“可怜的娃。”

人在如此狭小的帐篷中,可向内自观,正所谓“神不外驰心自定”。虽说帐篷不是茶室,可是,用便携小炉烧水,静品茶香,还真能接近忘我的状态。

话说至此,我倒想起个人来。此君进山,特意带着陶制高级茶具,一个人像模像样地打起抹茶来,美其名曰“品味登山前的寂静”,就这样陶醉其中。

我也曾多次挑战喜马拉雅诸峰。翻山越岭,绵延的山路动辄走上好几天。如果没有夏尔巴人向导和背夫的助力,徒步喜马拉雅几无可能。那阵仗,每天都跟诸侯携仪仗出行似的,前簇后拥,浩浩荡荡,而作为“登山者”,我却可以无忧无虑地远眺群峰。

越是这样的时刻,越是深切地感佩于夏尔巴人筹划的周详。他们从不携带任何冗余之物,随身的登山包里只有最低限度的必备物资。从未见过夏尔巴人疲惫的神情,他们总是一脸笑容,使人心宽。

大学毕业后,哥哥走上了学者的道路,比起自然之山,更醉心于学问之山。而兄弟我却愈发沉迷于高山奇峰的世界,无力自拔。

登山用具,光是登山鞋就有夏山鞋、溯溪鞋、轻便攀岩鞋、雪山长筒塑胶靴、滑雪鞋以及硬底鞋等多种,加上帐篷、睡袋、冰镐和冰爪等工具,真可谓应有尽有。

登山服何尝不是如此,更新迭代,层出不穷,每每望之,便心动手痒。若此,抬头望天,想说服自己“登山还是简单点好”,绝非易事。休息日,本该去登趟山,反被家人催着收拾登山用具,一句冷言撂给你:“好歹也给壁橱留点空间吧。”

有专为爱囤货的主儿预备的租赁储藏间。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外马路边上,排列着像西瓜虫似的周转箱。把那些因过季而闲置的滑雪板、冲浪板什么的存放在那儿,其实蛮合适。按月计费,价格也便宜。

但是,时光匆匆,疏忽是大敌。

随着岁月的流逝,你会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神不知鬼不觉地,租赁费有如飘落的雪花般不断积存:“唉,不应该呀……”

基于此,在你决意租用储藏间之前,登山用具之类还是下决心整理一番为好,要么送人要么处理,轻便比什么都重要。

从为物所困的生活中突围,偶尔体验一把在小帐篷中露宿的山之旅,你便能收获一种切身的觉知:什么是所需之物,什么是身外之闲。

最初躲在帐篷里听音乐,渐渐地,感觉那些卡带中的声音愈发刺耳,令人心生腻烦。

风声、鸟语,加上远村孩子的欢笑声,足矣。遑论大山里,还有一个静谧的世界在等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